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Contents | 第9-11页 |
插图目录 | 第11-13页 |
表格目录 | 第13-14页 |
1 引言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2 宇宙学的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2.1 宇宙的膨胀历史 | 第18-22页 |
2.1.1 宇宙演化的动力学方程 | 第18-21页 |
2.1.2 暗能量的态方程 | 第21-22页 |
2.2 标量扰动理论 | 第22-28页 |
2.2.1 扰动的Einstein方程 | 第22-25页 |
2.2.2 扰动的能量动量守恒方程 | 第25-28页 |
3 宇宙的观测 | 第28-58页 |
3.1 宇宙的距离 | 第28-30页 |
3.2 Ia型超新星 | 第30-34页 |
3.3 重子声波振荡 | 第34-41页 |
3.4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第41-51页 |
3.5 红移空间扭曲 | 第51-58页 |
4 态方程快速转变的统一暗流体 | 第58-74页 |
4.1 统一暗流体的研究背景和态方程快速转变的研究动机 | 第58页 |
4.2 统一暗流体模型及其扰动方程 | 第58-61页 |
4.3 统一暗流体模型的拟合方法和限制结果 | 第61-69页 |
4.3.1 模型参数对CMB温度功率谱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2 观测数据和限制结果 | 第62-69页 |
4.4 有效声速变化的统一暗流体模型 | 第69-73页 |
4.5 小结 | 第73-74页 |
5 几何数据和结构增长率数据联合限制分解的常声速暗流体模型 | 第74-84页 |
5.1 常声速统一暗流体的研究背景和分解模型的研究动机 | 第74-75页 |
5.2 分解暗流体的背景方程和扰动方程 | 第75-78页 |
5.3 分解暗流体的宇宙学效应和观测限制 | 第78-81页 |
5.3.1 模型参数对CMB温度功率谱和物质功率谱的影响 | 第78-79页 |
5.3.2 分解暗流体的结构增长率 | 第79页 |
5.3.3 观测数据和限制结果 | 第79-81页 |
5.4 小结 | 第81-84页 |
6 大尺度结构观测数据限制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 | 第84-98页 |
6.1 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的研究动机以及大尺度结构观测的重要性 | 第84-85页 |
6.2 相互作用暗能量的背景方程和扰动方程 | 第85-89页 |
6.3 相互作用暗能量的宇宙学含义和限制结果 | 第89-96页 |
6.3.1 CMB温度功率谱和物质功率谱的理论预测 | 第89页 |
6.3.2 修改的结构增长率 | 第89-94页 |
6.3.3 宇宙学限制结果 | 第94-96页 |
6.4 小结 | 第96-98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7.1 总结 | 第98页 |
7.2 创新点 | 第98-99页 |
7.3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作者简介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