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高明区氏宗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学术史回顾 | 第7-13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三、资料来源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高明设县与区氏崛起 | 第16-34页 |
第一节 高明立县始末 | 第16-26页 |
一、高明立县缘由 | 第16-22页 |
二、立县与地方大族的发展 | 第22-26页 |
第二节 高明区氏宗族的崛起 | 第26-34页 |
一、高明立县与区氏宗族的发展 | 第26-29页 |
二、明中叶区氏借科举的发迹 | 第29-34页 |
第二章 区氏族人的仕宦生涯 | 第34-75页 |
第一节 为官造福一方 | 第34-56页 |
一、抗倭有方 流芳百世 | 第34-44页 |
二、救灾与治理地方 | 第44-56页 |
第二节 身居朝廷忧天下 | 第56-66页 |
一、代拟圣谕褒贬官员 | 第56-59页 |
二、海瑞式的刚正清廉 | 第59-66页 |
第三节 诗文见志关怀天下 | 第66-75页 |
一、风雅领袖区大相 | 第67-69页 |
二、诗文倾诉家国情怀 | 第69-75页 |
第三章 地方社会变迁中的区氏族人 | 第75-109页 |
第一节 区家的地方社会网络 | 第75-93页 |
一、区氏与高明大族的关系 | 第75-82页 |
二、区家与广东各级仕宦的往来 | 第82-93页 |
第二节 明清鼎革中的区氏族人 | 第93-100页 |
一、区怀炅与“岭南三忠”抗清 | 第93-98页 |
二、区简臣与新朝的合作 | 第98-100页 |
第三节 区氏仕宦参与地方建设 | 第100-109页 |
一、修堤筑围 润泽乡邻 | 第100-103页 |
二、推行乡约 设立族规 | 第103-106页 |
三、办学崇儒 奖掖后学 | 第106-109页 |
第四章 高明区氏的宗族组织建设 | 第109-143页 |
第一节 编修族谱 | 第109-121页 |
一、历次编纂族谱情况 | 第109-114页 |
二、追溯祖先 敬宗收族 | 第114-121页 |
第二节 区氏宗族祠堂的建设 | 第121-128页 |
一、高明区氏宗祠的建立 | 第121-123页 |
二、晚清参与广州区氏大宗祠修建 | 第123-125页 |
三、区氏家训的颁行 | 第125-128页 |
第三节 区氏宗族的人文情怀 | 第128-143页 |
一、营造乡村“八景” | 第128-131页 |
二、鼓励族人读书 | 第131-136页 |
三、编纂先人诗文集 | 第136-143页 |
结语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