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关于CRCP国内外使用与研究 | 第9-11页 |
1.3 关于FRP-CRCP国内使用与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关于路面横向裂缝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项目来源 | 第13-15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2 本论文项目来源 | 第14-15页 |
第2章 FRP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形成及传荷机理 | 第15-22页 |
2.1 FRP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形成机理 | 第15-17页 |
2.1.1 横向裂缝早期开裂机理 | 第15页 |
2.1.2 正常使用时横向裂缝形成机理 | 第15-17页 |
2.1.3 FRP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扩展机理 | 第17页 |
2.2 横向裂缝传荷机理 | 第17-19页 |
2.2.1 混凝土嵌锁传力 | 第17-18页 |
2.2.2 纵向传力杆传力 | 第18-19页 |
2.3 传统横向裂缝荷载传递能力评价系统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有限元模型介绍及相关材料性能试验 | 第22-32页 |
3.1 计算软件介绍 | 第22-23页 |
3.1.1 MIDAS FEA简介 | 第22页 |
3.1.2 软件操作流程 | 第22-23页 |
3.1.3 MIDAS FEA在裂缝模型方面的应用 | 第23页 |
3.2 混凝土及FRP筋力学性能试验 | 第23-26页 |
3.2.1 混凝土压缩性能试验 | 第24-25页 |
3.2.2 FRP筋拉伸性能试验 | 第25-26页 |
3.3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第26-32页 |
3.3.1 有限元模型 | 第27页 |
3.3.2 荷载传递能力模拟 | 第27-28页 |
3.3.3 基本假定 | 第28页 |
3.3.4 FRP层模量等效 | 第28-30页 |
3.3.5 参数选定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页 |
第4章 静载作用下模型力学响应及传荷能力评估 | 第32-53页 |
4.1 模型建立及可靠性验证 | 第32-35页 |
4.1.1 模型建立 | 第32-34页 |
4.1.2 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34-35页 |
4.2 FRP-CRCP路面横向裂缝处力学响应分析 | 第35-48页 |
4.2.1 混凝土模量因素 | 第37-38页 |
4.2.2 FRP筋模量因素 | 第38-39页 |
4.2.3 基层及地基刚度因素 | 第39-44页 |
4.2.4 路面结构层刚度比值因素 | 第44-45页 |
4.2.5 荷载因素 | 第45-46页 |
4.2.6 横向裂缝间距因素 | 第46-48页 |
4.3 裂缝传荷系数评定指标研究 | 第48-51页 |
4.3.1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传荷 | 第48-49页 |
4.3.2 FRP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传荷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