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第7-9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缘起 | 第15-20页 |
一、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15-16页 |
(一) 资本主义社会严峻的生态现实 | 第15页 |
(二) 盛行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 | 第15-16页 |
二、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背景 | 第16-20页 |
(一) 继承和重建马克思主义 | 第16-17页 |
(二) 吸收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 | 第17-18页 |
(三) 借鉴莱易斯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容 | 第20-35页 |
一、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表现及原因 | 第20-25页 |
(一) 人的异化-消费异化 | 第20-21页 |
(二) 环境的异化-生态危机 | 第21-23页 |
(三) 人和自然异化的原因 | 第23-25页 |
二、设计消除人与自然异化的蓝图 | 第25-30页 |
(一) 实行稳态的经济模式 | 第26-27页 |
(二) 发展分散化、非官僚化的小规模技术 | 第27-28页 |
(三) 实行工人直接管理和基层民主 | 第28-29页 |
(四) “人的满足在于创造性的劳动活动” | 第29-30页 |
三、人与自然获得解放的可能性分析 | 第30-33页 |
(一) “期望破灭的辩证法” | 第30-31页 |
(二) 危机和各种条件为变革提供契机 | 第31-33页 |
四、探索人与自然解放的途径—马克思主义与美国民粹主义的嫁接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评析 | 第35-41页 |
一、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 | 第35-37页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第35-36页 |
(二)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 第36页 |
(三) 善于反思总结历史经验 | 第36-37页 |
二、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 第37-41页 |
(一) 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二) 无视规律和现实陷入乌托邦 | 第38-39页 |
(三) 高估民粹主义的社会变革力量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示 | 第41-45页 |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第41-42页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42-43页 |
三、倡导健康的精神文明追求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