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2.1 不良贷款的涵义和分类 | 第16-17页 |
2.1.1 不良贷款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不良贷款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多元回归方程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3 因子回归的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4 不良贷款的风险效应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贷款现状及特征 | 第21-28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概括 | 第21-22页 |
3.1.1 经济新常态的定义 | 第21页 |
3.1.2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 第21-22页 |
3.2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3.2.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状况分析 | 第22-24页 |
3.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分析 | 第24-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指标的选取及单指标评价 | 第28-36页 |
4.1 指标的选取 | 第28-29页 |
4.2 单指标评价分析 | 第29-34页 |
4.2.1 流动性指标 | 第29-30页 |
4.2.2 信用风险指标 | 第30-32页 |
4.2.3 效益型指标 | 第32-34页 |
4.2.4 资本充足率指标 | 第3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36-47页 |
5.1 不良贷款率分机构差异性比较 | 第36-37页 |
5.2 实证模型 | 第37-38页 |
5.3 改进后的非国有商业银行回归模型 | 第38-42页 |
5.3.1 因子分析 | 第38-41页 |
5.3.2 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5.4 改进后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回归模型 | 第42-45页 |
5.4.1 因子分析 | 第42-44页 |
5.4.2 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