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问题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思路第15-16页
第二章 大气污染型企业及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界定第16-24页
    2.1 大气污染型企业相关定义和界定第16-19页
        2.1.1 大气污染的定义与现状第16-18页
        2.1.2 大气污染型企业的定义及分类第18-19页
    2.2 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理论第19-24页
        2.2.1 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第19-20页
        2.2.2 环境绩效审计与环境审计第20页
        2.2.3 环境绩效审计与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第20-24页
第三章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4-30页
    3.1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现状第24-25页
    3.2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现状第25-26页
    3.3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3.3.1 环境绩效审计主体模糊第26-27页
        3.3.2 环境绩效审计目标架空第27页
        3.3.3 环境绩效审计内容简单第27-28页
        3.3.4 环境绩效审计依据缺失第28页
        3.3.5 环境绩效审计职能单一第28-29页
        3.3.6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设置不足第29-30页
第四章 国外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经验借鉴第30-35页
    4.1 大气污染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借鉴第30-32页
        4.1.1 ISO4031认证第30-31页
        4.1.2 企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第31-32页
    4.2 大气污染环境绩效审计经验借鉴第32-33页
        4.2.1 美国低碳审计第32-33页
        4.2.2 英国空气污染治理审计第33页
    4.3 国外大气污染环境绩效审计对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启示第33-35页
        4.3.1 扩宽审计范围第33-34页
        4.3.2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第34页
        4.3.3 强化审计主体职责第34页
        4.3.4 完善的法律依据第34-35页
第五章 完善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对策第35-46页
    5.1 明确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第35-36页
    5.2 完善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第36-37页
    5.3 丰富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第37页
    5.4 制定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依据第37-38页
    5.5 强化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职能第38-39页
    5.6 建立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第39-46页
        5.6.1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概述第39-40页
        5.6.2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第40-41页
        5.6.3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方法第41-46页
第六章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实践第46-58页
    6.1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实证分析第46-56页
        6.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专家重要性水平分析第46-50页
        6.1.2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第50-56页
    6.2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应用第56-58页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河下游绿洲植被对调水的响应
下一篇:基于多标签直推学习的抗菌肽功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