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Anammox新体系:外加N2H4的影响、NO的脱出和Fe(Ⅲ)氧化NH4+

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1-3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31页
        1.3.1 Anammox新陈代谢及生理学特征第13-21页
        1.3.2 Anammox的强化第21-23页
        1.3.3 Anammox动力学及化学计量学特征第23-25页
        1.3.4 Anammox结合Fe(II)EDTA络合去除NO第25-26页
        1.3.5 Anammox体系Fe转化和N转化特征第26-30页
        1.3.6 Anammox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第30-3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31-33页
        1.4.1 Anammox颗粒污泥SBR反应器启动与运行第31页
        1.4.2 N_2H_4强化Anammox及NO释放NO_3~-产生规律第31页
        1.4.3 N_2H_4强化Anammox的化学计量学与动力学特征第31-32页
        1.4.4 Anammox结合Fe(Ⅱ)EDTA络合去除NO第32页
        1.4.5 Anammox体系Fe转化和N转化特征第32-33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3-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47页
    2.1 Anammox颗粒污泥的富集培养第35-37页
        2.1.1 Anammox反应器及运行条件第35-36页
        2.1.2 Anammox反应器实验用水第36页
        2.1.3 Anammox反应器接种污泥第36-37页
    2.2 化学分析与测试方法第37-41页
        2.2.1 废水水质分析与污泥性质测定第37-39页
        2.2.2 质子消耗速率(HCR)的测定第39-40页
        2.2.3 颗粒污泥内NO浓度的测定第40-41页
    2.3 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方法第41-47页
        2.3.1 污泥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第41页
        2.3.2 基于高通量宏基因组技术的功能微生物定量测定第41-46页
        2.3.3 颗粒污泥表观形态SEM表征第46-47页
3 长期外加微量N_2H_4强化Anammox同时降低NO和NO_3~-产生第47-61页
    3.1 外加N_2H_4对Anammox反应器的影响第47-51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3.1.2 实验结果第48-51页
    3.2 N_2H_4对Anammox的影响第51-58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3.2.2 实验结果第52-58页
    3.3 讨论第58-59页
        3.3.1 外加N_2H_4强化Anammox、减少NO释放和NO_3~-产生第58-59页
        3.3.2 外加N_2H_4减弱NO_2~-对An AOB活性的抑制第59页
        3.3.3 长期外加微量N_2H_4的Anammox反应器的稳定运行第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外加微量联氨情况下Anammox的化学计量学及动力学第61-73页
    4.1 外加微量N_2H_4作用下Anammox的化学计量学第61-66页
        4.1.1 材料和方法第61-62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4.2 外加微量N_2H_4作用下Anammox的基质动力学第66-71页
        4.2.1 材料和方法第66-68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68-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3页
5 Fe(II)EDTA络合结合Anammox去除NO第73-9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3-77页
        5.1.1 间歇实验第73-77页
        5.1.2 Fe(II)EDTA络合结合Anammox长期去除NO第77页
        5.1.3 取样与分析第77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77-93页
        5.2.1 间歇实验第77-88页
        5.2.2 Fe(II)EDTA结合Anammox去除NO的长期运行第88-93页
    5.3 本章小结第93-95页
6 基于Anammox体系实现厌氧铁氧化氨第95-123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95-100页
        6.1.1 间歇实验第95-100页
        6.1.2 厌氧铁氧化氨微生物的富集培养第100页
    6.2 结结果与讨论第100-120页
        6.2.1 间歇实验第100-115页
        6.2.2 厌氧铁氧化氨微生物的富集培养第115-120页
    6.3 本章小结第120-12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3-125页
    7.1 研究总结第123-124页
    7.2 研究展望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51页
附录第151-152页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1页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课题第151页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教学实践第151-152页
    D.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冰鲜大黄鱼腐败菌的分析与生物保鲜剂的开发
下一篇: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古装电视剧研究--以《琅琊榜》《太子妃升职记》等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