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镁基超细复合材料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氢能系统的开发意义及应用前景第11-12页
   ·储氢合金的开发现状第12-18页
     ·储氢材料的简介第12-13页
     ·储氢合金的吸氢机理第13-14页
     ·储氢合金的化学及热力学原理第14-17页
     ·储氢合金吸放氢的主要衡量指标第17-18页
   ·镁系储氢合金研究进展第18-20页
     ·Mg- Ni 系储氢合金第18-20页
     ·镁与其它元素组成的镁基储氢合金第20页
   ·纳米结构对储氢性能的影响第20-23页
     ·纳米结构对热力学性能影响第21页
     ·纳米结构对动力学性能影响第21-22页
     ·纳米镁系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第22-23页
     ·添加纳米催化剂第23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3-25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23-24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设备第29-42页
   ·超细粉体与制备方法第29-33页
     ·气相法第30-31页
     ·液相法第31-32页
     ·固相法第32-33页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原理第33-35页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金属粉末中温度梯度的作用第33-34页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金属粉末中氢气气氛的作用第34页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中纳米颗粒形成机理和长大过程第34-35页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的特性第35-36页
     ·微观形貌第35-36页
     ·储氢和吸氢性能第36页
     ·特殊的氧化行为第36页
     ·合金蒸发第36页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实验设备及制备过程第36-38页
     ·实验设备第36-37页
     ·制备的原料及工艺条件第37页
     ·制备的流程第37-38页
   ·成分分析与结构表征第38-39页
     ·X 射线衍射第38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8页
     ·热分析第38-39页
   ·储氢性能测试第39-41页
     ·测试系统组成第39页
     ·自动 PCT 吸放氢曲线的测试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第三章 纯Mg 超细粉体的制备、表征及储氢性能第42-49页
   ·引言第42页
   ·物相分析第42-43页
   ·微观结构分析第43-44页
   ·吸放氢性能第44-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第四章 Mg-Ni 超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储氢性能研究第49-64页
   ·引言第49-50页
   ·实验第50-51页
   ·Mg-Ni 超细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第51-52页
   ·Mg -Ni 超细复合材料的成分分析第52-53页
   ·Mg- Ni 超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第53-54页
   ·Mg-Ni 超细复合材料( Mg- 2Ni-Mix-Arc) 的吸放氢性能研究第54-61页
     ·Mg-Ni 超细复合材料吸放氢前后的物相分析第54-56页
     ·Mg-Ni 超细复合材料吸放氢前后的微观结构分析第56-58页
     ·Mg-Ni 超细复合材料的吸放氢性能第58-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第五章 Mg -Nd 、Mg- Fe 和 Mg-Ti 超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氢性能研究第64-77页
   ·引言第64页
   ·实验方法第64-65页
   ·Mg-Nd 超细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储氢性能第65-69页
     ·成分与物相分析第65-66页
     ·Mg-Nd 超细复合材料吸放氢前后的微观结构第66-67页
     ·吸放氢性能第67-69页
   ·Mg-Fe ,Mg- Ti 超细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储氢性能第69-74页
     ·Mg-Fe,Mg-Ti 超细复合材料充氢前的成分、物相与微观结构分析第69-70页
     ·Mg-Fe 、Mg- Ti 超细复合材料吸放氢性能第70-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leeble热机械模拟实验焦耳效应的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
下一篇:氢化纳米硅薄膜的拉曼光谱研究:量子限制与激光加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