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大口径主镜轻量化结构 | 第13-16页 |
1.2.1 薄主镜结构 | 第13-14页 |
1.2.2 蜂窝镜结构 | 第14-15页 |
1.2.3 拼接镜结构 | 第15-16页 |
1.2.4 金属镜面,碳纤维镜面以及其他特殊形式的镜面结构 | 第16页 |
1.3 拼接镜共相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1.3.1 四棱锥波前传感器共相检测 | 第16-18页 |
1.3.2 色散条纹共相检测 | 第18-19页 |
1.3.3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法共相检测 | 第19-21页 |
1.3.4 相位差法共相检测 | 第21-23页 |
1.3.5 相衬共相检测 | 第23-24页 |
1.3.6 夏克哈特曼宽窄法共相检测 | 第24-26页 |
1.3.7 朗奇光栅共相检测法 | 第26-27页 |
1.3.8 曲率传感器法共相检测 | 第27-28页 |
1.3.9 基于结构光反射法共相检测 | 第28页 |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8-29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9-32页 |
第2章 拼接误差对拼接镜成像质量的影响 | 第32-54页 |
2.1 拼接镜点扩散函数的理论分析 | 第32-34页 |
2.2 平移误差对拼接镜成像质量影响 | 第34-36页 |
2.3 倾斜误差对拼接镜成像质量影响 | 第36-38页 |
2.4 子镜间隙对拼接镜成像质量影响 | 第38-39页 |
2.5 边缘误差对拼接镜成像质量影响 | 第39-42页 |
2.6 曲率半径对拼接镜成像质量影响 | 第42-45页 |
2.7 拼接误差对拼接镜成像质量的影响仿真分析 | 第45-53页 |
2.7.1 只存在piston误差对拼接镜成像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46-48页 |
2.7.2 只存在tip/tilt误差时对拼接镜成像质量影响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2.7.3 同时存在tip/tilt与piston误差时对拼接镜成像质量影响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圆孔检测理论与仿真分析 | 第54-78页 |
3.1 圆孔衍射理论分析 | 第54-58页 |
3.2 宽带检测方法理论分析 | 第58-59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59-64页 |
3.3.1 图像对比算法选取 | 第59-61页 |
3.3.2 窄带检测仿真 | 第61-62页 |
3.3.3 宽带检测仿真 | 第62-64页 |
3.4 双波长检测方法理论与仿真分析 | 第64-70页 |
3.4.1 类互相关匹配算法 | 第65-66页 |
3.4.2 双波长检测量程与模板选取关系 | 第66-68页 |
3.4.3 仿真分析 | 第68-70页 |
3.5 各类误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70-77页 |
3.5.1 偏心误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3.5.2 间隙误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 第71-73页 |
3.5.3 成像探测器噪声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3.5.4 同时存在多种误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 第74-7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4章 拼接镜共焦实验系统设计与分析 | 第78-100页 |
4.1 实验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78-79页 |
4.2 夏克哈特曼传感器原理 | 第79-80页 |
4.2.1 模式法恢复相位原理 | 第79-80页 |
4.3 拼接镜共焦调节原理 | 第80-81页 |
4.4 拼接子镜支撑结构设计 | 第81-90页 |
4.4.1 国内外拼接镜支撑结构现状 | 第81-84页 |
4.4.2 实验拼接子镜支撑结构设计 | 第84-87页 |
4.4.3 支撑结构仿真分析 | 第87-88页 |
4.4.4 支撑结构实验结果分析 | 第88-90页 |
4.5 实验中拼接子镜曲率半径公差选择 | 第90-91页 |
4.6 共焦实验系统研究 | 第91-99页 |
4.6.1 共焦实验调节方法与过程 | 第92-95页 |
4.6.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5-9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5章 拼接镜共相实验系统设计与分析 | 第100-114页 |
5.1 条纹追踪法介绍 | 第100-101页 |
5.2 两块子镜共相实验系统 | 第101-107页 |
5.2.1 实验系统介绍 | 第101-102页 |
5.2.2 拼接镜的主动共相控制介绍 | 第102-104页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7页 |
5.3 四块子镜共相实验系统 | 第107-113页 |
5.3.1 实验系统介绍 | 第107-108页 |
5.3.2 实验调节过程 | 第108-109页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4-115页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5页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4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