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设计指标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ECC密码体制理论基础 | 第12-22页 |
2.1 有限域 | 第12-16页 |
2.1.1 有限域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二进制域GF(2~m) | 第12-14页 |
2.1.3 二进制域GF(2~m)上的运算 | 第14-16页 |
2.2 椭圆曲线 | 第16-18页 |
2.2.1 椭圆曲线的概念 | 第16页 |
2.2.2 群运算法则 | 第16-18页 |
2.3 二进制域GF(2~m)上椭圆曲线的运算 | 第18-20页 |
2.3.1 二进制域GF(2~m)上的椭圆曲线 | 第18-19页 |
2.3.2 投影坐标系 | 第19-20页 |
2.4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 | 第20页 |
2.5 ECC密码体制的结构层次 | 第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双基可重构ECC系统算法分析及优化 | 第22-40页 |
3.1 双基可重构ECC系统的算法架构 | 第22页 |
3.2 数字签名算法分析 | 第22-24页 |
3.3 椭圆曲线运算层的算法分析 | 第24-29页 |
3.3.1 常用点乘算法 | 第24-29页 |
3.3.2 常用点乘算法的运算复杂度分析 | 第29页 |
3.4 基兼容算法分析 | 第29-31页 |
3.5 有限域运算层的算法分析 | 第31-39页 |
3.5.1 模加 | 第32页 |
3.5.2 可重构模乘 | 第32-36页 |
3.5.3 模平方 | 第36-37页 |
3.5.4 模逆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双基可重构ECC系统的硬件架构及RTL实现 | 第40-58页 |
4.1 双基可重构ECC系统的硬件架构 | 第40-41页 |
4.2 椭圆曲线运算层的模块设计 | 第41-48页 |
4.2.1 基转换模块 | 第41-42页 |
4.2.2 点乘控制模块 | 第42-44页 |
4.2.3 点加及倍点控制模块 | 第44-46页 |
4.2.4 坐标逆变换模块 | 第46-48页 |
4.3 有限域运算层的模块设计 | 第48-54页 |
4.3.1 模加模块 | 第48-49页 |
4.3.2 可重构模乘模块 | 第49-52页 |
4.3.3 模平方模块 | 第52-53页 |
4.3.4 模逆模块 | 第53-54页 |
4.4 数字签名生成及验证的模块设计 | 第54-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前端仿真与FPGA验证结果分析 | 第58-72页 |
5.1 前端功能仿真 | 第58-67页 |
5.1.1 有限域运算层模块仿真 | 第58-61页 |
5.1.2 椭圆曲线运算层模块仿真 | 第61-67页 |
5.2 FPGA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总结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