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大断面隧道三岔口施工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述第13-20页
        1.2.1 理论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三岔口施工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4 监控量测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0页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2 大断面隧道三岔口围岩变形分析第23-31页
    2.1 大断面隧道三岔口围岩受力分析第23-28页
        2.1.1 大断面隧道初始应力场分布第23-25页
        2.1.2 大断面隧道开挖弹塑性分析第25-27页
        2.1.3 大断面隧道三岔口围岩变形机理第27-28页
    2.2 大断面隧道三岔口围岩变形控制方法第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31页
3 大断面隧道三岔口施工方案拟选第31-47页
    3.1 工程概况第31-33页
        3.1.1 工程信息第31-32页
        3.1.2 设计概况第32页
        3.1.3 工程地质第32-33页
    3.2 开挖方法优选第33-37页
    3.3 三岔口施工方案第37-43页
        3.3.1 三岔口斜井加强段施工第37-38页
        3.3.2 斜井进正洞三岔口施工第38-43页
    3.4 三岔口围岩稳定性控制第43-46页
        3.4.1 稳定性控制原则第43页
        3.4.2 稳定性控制方法第43-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大断面隧道三岔口施工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第47-67页
    4.1 隧道围岩弹塑性有限元法第47-51页
        4.1.1 有限单元法基本思想第47页
        4.1.2 隧道岩土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第47-51页
        4.1.3 隧道围岩弹塑性有限元静力分析步骤第51页
    4.2 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第51-54页
        4.2.1 适用范围第51-52页
        4.2.2 单元类型第52-53页
        4.2.3 求解步骤第53-54页
    4.3 模型的建立第54-57页
        4.3.1 计算范围及边界条件第54-55页
        4.3.2 本构模型及参数第55-56页
        4.3.3 建立模型第56-57页
    4.4 结果分析第57-64页
    4.5 三岔口施工方案优化第64-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第67-95页
    5.1 监控量测信息化的目的和任务第67-68页
        5.1.1 监控量测信息化的目的第67页
        5.1.2 监控量测信息化的任务第67-68页
    5.2 监控量测的项目、方案研究第68-74页
        5.2.1 监控量测项目第68页
        5.2.2 监控量测方案第68-74页
    5.3 监控量测项目参数研究第74-76页
        5.3.1 监控量测断面设置第74-75页
        5.3.2 监控量测频率及等级管理第75-76页
    5.4 监控量测信息化施工反馈第76-79页
        5.4.1 监控量测任务分配第77-78页
        5.4.2 监测信息数据处理与对策第78-79页
    5.5 三岔口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第79-92页
        5.5.1 数据分析第79-84页
        5.5.2 回归分析第84-92页
    5.6 本章小结第92-9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6.1 结论第95-96页
    6.2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3页
附录第103-105页
作者简历第105-10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教育对金融福祉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LBS和社会网络标签的个性化推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