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9-11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特色与主要成果 | 第12页 |
1.5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12-14页 |
第2章 地质概况 | 第14-22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8页 |
2.1.1 区域地层 | 第14-15页 |
2.1.2 构造特征 | 第15页 |
2.1.3 区域岩浆岩 | 第15-17页 |
2.1.4 区域变质岩 | 第17-18页 |
2.1.5 区域矿产特征 | 第18页 |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18-22页 |
2.2.1 地层 | 第18页 |
2.2.2 构造 | 第18-19页 |
2.2.3 岩浆岩 | 第19-21页 |
2.2.4 变质岩 | 第21页 |
2.2.5 矿产 | 第21-22页 |
第3章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22-37页 |
3.1 地球参数统计 | 第22-29页 |
3.1.1 研究区元素背景与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场对比 | 第22-23页 |
3.1.2 主要地质单元区元素分布特征 | 第23-29页 |
3.1.3 主要地质单元成矿元素分析 | 第29页 |
3.2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32页 |
3.2.1 元素的丰度及富集系数 | 第29-30页 |
3.2.2 元素的离差和变异系数 | 第30-32页 |
3.2.3 元素的组合与分布特征 | 第32页 |
3.3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32-37页 |
3.3.1 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3.3.2 主要异常与构造的关系 | 第33-34页 |
3.3.3 小结 | 第34-37页 |
第4章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第37-59页 |
4.1 元素的丰度及富集系数 | 第37页 |
4.2 元素的离差和变异系数 | 第37-39页 |
4.3 元素的组合与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4.4 土壤异常的推断解释 | 第40-59页 |
4.4.1 异常的圈定、分类与评序 | 第40-46页 |
4.4.2 单元素异常的解释与评价 | 第46-52页 |
4.4.3 综合异常的解释与评价 | 第52-59页 |
第5章 成矿潜力分析 | 第59-61页 |
5.1 成矿潜力分析 | 第59页 |
5.2 成矿预测 | 第59-61页 |
5.2.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 第59-60页 |
5.2.2 找矿靶区圈定 | 第60-6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建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附录A 附图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