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2.1 口腔微生态与疾病的关系 | 第11-14页 |
2.1.1 口腔微生态与口腔疾病关系 | 第12-13页 |
2.1.2 口腔微生态与身体其他疾病的关系 | 第13-14页 |
2.2 地面模拟失重实验背景 | 第14-15页 |
2.3 模拟失重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 第15-20页 |
2.3.1 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 第15-16页 |
2.3.2 失重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 第16-17页 |
2.3.3 模拟失重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 | 第17-18页 |
2.3.4 模拟失重对肌肉系统影响 | 第18页 |
2.3.5 模拟失重对肠道微生态影响 | 第18-19页 |
2.3.6 模拟失重对口腔微生态的影响 | 第19-20页 |
3 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3.2 研究思路与主要技术路线 | 第21页 |
3.3 卧床条件 | 第21页 |
3.4 口腔唾液及牙菌斑的的采集 | 第21-22页 |
3.4.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3.4.2 唾液的采集 | 第22页 |
3.4.3 菌斑的采集 | 第22页 |
3.5 唾液的SIgA检测 | 第22-24页 |
3.5.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2页 |
3.5.2 唾液的SIgA检测方法 | 第22-24页 |
3.6 牙菌斑的细菌学检测 | 第24-25页 |
3.6.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3.6.2 细菌学培养方法 | 第25页 |
3.7 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4 结果 | 第25-29页 |
4.1 模拟失重实验过程中口腔唾液量的变化 | 第25-26页 |
4.2 模拟失重实验过程中唾液SIgA含量与分泌率的变化 | 第26-28页 |
4.3 模拟失重实验过程中牙菌斑致龋菌菌落计数结果的变化 | 第28-29页 |
5 讨论 | 第29-33页 |
5.1 模拟失重环境与失重时间对口腔唾液分泌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5.2 模拟失重环境与失重时间对唾液SIgA在粘膜免疫中的影响 | 第30-32页 |
5.3 模拟失重环境与时间对牙菌斑组成成份及性质的影响 | 第32-33页 |
6 结论 | 第33页 |
7 展望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