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6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7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8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智能家居中间件平台研究 | 第19-29页 |
2.1 现有智能家居中间件平台 | 第19-24页 |
2.1.1 LinkSmart | 第19-20页 |
2.1.2 SM4ALL | 第20页 |
2.1.3 HomePort | 第20-21页 |
2.1.4 SmartThings | 第21-22页 |
2.1.5 LoTivity | 第22-23页 |
2.1.6 AllJoyn | 第23-24页 |
2.2 核心技术分析 | 第24-25页 |
2.3 评判标准及优劣对比 | 第25页 |
2.4 需求分析 | 第25-28页 |
2.4.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2.4.2 用例分析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关键技术研究 | 第29-41页 |
3.1 联网技术 | 第29-30页 |
3.2 互联互通标准 | 第30-34页 |
3.2.1 DLNA | 第30-31页 |
3.2.2 IGRS | 第31-32页 |
3.2.3 UPnP | 第32-34页 |
3.3 OSGi框架 | 第34-35页 |
3.4 内网穿透技术 | 第35-39页 |
3.4.1 NAT穿透技术 | 第35-38页 |
3.4.2 STUN协议及原理 | 第38-39页 |
3.5 规则引擎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MW4SH的设计 | 第41-64页 |
4.1 MW4SH总体设计 | 第41-43页 |
4.2 设备抽象层设计 | 第43-46页 |
4.2.1 基于功能的抽象 | 第43-45页 |
4.2.2 设备抽象层设计 | 第45-46页 |
4.3 适配层设计 | 第46-48页 |
4.4 服务层设计 | 第48-59页 |
4.4.1 服务管理组件设计 | 第48-51页 |
4.4.1.1 服务注册 | 第48页 |
4.4.1.2 服务发现组件 | 第48-50页 |
4.4.1.3 设备服务管理组件 | 第50-51页 |
4.4.2 事件管理组件设计 | 第51-53页 |
4.4.3 知识库组件设计 | 第53-54页 |
4.4.4 规则引擎组件设计 | 第54-58页 |
4.4.4.1 规则设计 | 第54-55页 |
4.4.4.2 脚本引擎设计 | 第55-56页 |
4.4.4.3 规则引擎总体设计 | 第56-58页 |
4.4.5 安全组件设计 | 第58-59页 |
4.5 内网穿透组件设计 | 第59-61页 |
4.5.1 UDP打洞算法 | 第60页 |
4.5.2 UDP可靠有序和拥塞避免设计 | 第60-61页 |
4.6 控制层设计 | 第61-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MW4SH的实现 | 第64-85页 |
5.1 设备抽象层的实现 | 第64-66页 |
5.1.1 类Generic Device Item | 第64-65页 |
5.1.2 具体的设备功能类 | 第65-66页 |
5.2 适配层的实现 | 第66-70页 |
5.2.1 类Base Device Handler | 第67-68页 |
5.2.2 类Upnp IOService Impl | 第68-70页 |
5.3 服务层的实现 | 第70-78页 |
5.3.1 服务管理组件的实现 | 第70-72页 |
5.3.1.1 类Abstract Discovery Service | 第70-71页 |
5.3.1.2 类Upnp Discovery Service | 第71-72页 |
5.3.2 事件管理组件的实现 | 第72-73页 |
5.3.2.1 类Event Manager | 第72-73页 |
5.3.3 知识库组件的实现 | 第73-75页 |
5.3.3.1 类SHRepository | 第73-75页 |
5.3.4 规则引擎组件的实现 | 第75-78页 |
5.3.4.1 类Script Engine Impl | 第76页 |
5.3.4.2 类Rule Trigger Manager | 第76-77页 |
5.3.4.3 类Rule Engine Impl | 第77-78页 |
5.4 内网穿透组件的实现 | 第78-81页 |
5.4.1 类NATDiscovery | 第78-80页 |
5.4.2 类P2PCore Service | 第80-81页 |
5.5 控制层的实现 | 第81-84页 |
5.5.1 类Cmd Servlet | 第81-82页 |
5.5.2 类Web App Servlet | 第82-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测试与分析 | 第85-92页 |
6.1 测试目的 | 第85页 |
6.2 测试环境 | 第85-86页 |
6.3 测试内容与分析 | 第86-91页 |
6.3.1 联网与组网测试 | 第86-88页 |
6.3.1.1 测试拓扑 | 第86页 |
6.3.1.2 测试步骤 | 第86-87页 |
6.3.1.3 结果与分析 | 第87-88页 |
6.3.2 内网穿透测试 | 第88-90页 |
6.3.2.1 NAT类型测试 | 第88页 |
6.3.2.2 UDP打洞测试 | 第88-89页 |
6.3.2.3 结果与分析 | 第89-90页 |
6.3.3 规则引擎测试 | 第90-91页 |
6.3.3.1 测试设计 | 第90-91页 |
6.3.3.2 测试步骤 | 第91页 |
6.3.3.3 结果与分析 | 第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件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