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胶体中铅的分配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 1.2.1 土壤胶体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1.2.2 土壤胶体制备 | 第19-20页 |
| 1.2.3 土壤胶体与金属吸附 | 第20-21页 |
| 1.2.4 土壤胶体吸附模型 | 第21-23页 |
| 1.2.5 土壤胶体的现代表征技术 | 第23-25页 |
| 1.3 选题依据、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 1.3.1 选题依据 | 第25-26页 |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土壤胶体中重金属分配特征研究 | 第28-46页 |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页 |
| 2.1.1 试剂和材料 | 第28页 |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 2.2 实验过程 | 第28-34页 |
| 2.2.1 采样区域和采样方式 | 第28-30页 |
| 2.2.2 胶体提取 | 第30-31页 |
| 2.2.3 土壤胶体表征 | 第31页 |
| 2.2.4 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测量 | 第31-33页 |
| 2.2.5 重金属污染特征评价 | 第33-34页 |
| 2.3 结果分析 | 第34-45页 |
| 2.3.1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污染评价 | 第34-36页 |
| 2.3.2 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富集 | 第36-39页 |
| 2.3.3 土壤胶体表征 | 第39-41页 |
| 2.3.4 重金属分布特征 | 第41-42页 |
| 2.3.5 有机碳种类及影响 | 第42-45页 |
| 2.4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土壤不同键合矿物复合体和有机碳特征 | 第46-58页 |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6-47页 |
| 3.1.1 试剂和材料 | 第46页 |
| 3.1.2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 3.2 实验过程 | 第47-49页 |
| 3.2.1 不同键合矿物复合体的提取 | 第47页 |
| 3.2.2 红外测定 | 第47-48页 |
| 3.2.3 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48-49页 |
| 3.3 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 3.3.1 不同键合矿物复合体中的形貌特征 | 第49-50页 |
| 3.3.2 不同键合矿物复合体中重金属 | 第50-51页 |
| 3.3.3 不同键合重金属的有效性评价 | 第51-53页 |
| 3.3.4 不同键合矿物复合体中有机碳 | 第53-56页 |
| 3.4 结论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土壤胶体铅吸附 | 第58-72页 |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8页 |
| 4.1.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 4.1.2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 4.2 实验过程 | 第58-59页 |
| 4.2.1 吸附等温线影响因素研究 | 第58-59页 |
| 4.2.2 吸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 | 第59页 |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9-70页 |
| 4.3.1 吸附等温线结果 | 第60-63页 |
| 4.3.2 吸附动力学结果 | 第63-67页 |
| 4.3.3 吸附之后的表征 | 第67-70页 |
| 4.4 结论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84-86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6-87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