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球菌论文

一、B型链球菌毒力因子的初步晶体学研究 二、免疫卡控点TIGIT抗原表位和抗体CDR序列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部分 GBS毒力因子的初步晶体学研究第12-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1.1 B型链球菌概述第12-13页
            1.1.2 GBS毒力机制及毒力因子概述第13-14页
        1.2 β-haemolysin/cytolysin第14-17页
            1.2.1 β-haemolysin/cytolysin概述第14-15页
            1.2.2 cyl操纵子第15-17页
        1.3 GBS pigment第17-19页
            1.3.1 GBS pigment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2 GBS pigment毒力机制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0-40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0-21页
            2.1.1 菌株和载体第20页
            2.1.2 酶与其它试剂第20页
            2.1.3 仪器设备第20-21页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1页
        2.3 B型链球菌相关毒力因子的基因克隆与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1-29页
            2.3.1 引物设计第21-22页
            2.3.2 PCR反应及产物回收第22-23页
            2.3.3 双酶切法构建重组质粒第23-25页
            2.3.4 Gibson assembly法构建重组质粒第25-26页
            2.3.5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DH5α第26-28页
            2.3.6 阳性克隆的筛选鉴定及质粒抽提第28-29页
        2.4 GBS毒力因子的表达与纯化第29-35页
            2.4.1 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与鉴定第29-31页
            2.4.2 目的蛋白的大量表达第31-33页
            2.4.3 目的蛋白的分离与纯化第33-35页
            2.4.4 浓缩、蛋白浓度测定第35页
        2.5 晶体学实验方法解析蛋白三维结构第35-40页
            2.5.1 蛋白结晶筛选第35-37页
            2.5.2 晶体冻存第37-38页
            2.5.3 衍射数据的收集第38-39页
            2.5.4 衍射数据的处理第39-40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55页
        3.1 GBS毒力因子的质粒构建与表达检测结果第40页
        3.2 GBS毒力因子的纯化第40-49页
            3.2.1 cylA蛋白的纯化结果第40-43页
            3.2.2 Maltose binding protein的纯化第43-44页
            3.2.3 SeMet-maltose binding protein的纯化第44-45页
            3.2.4 Oligopeptide binding protein的纯化第45-46页
            3.2.5 SeMet-Oligopeptide binding protein的纯化第46-47页
            3.2.6 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的纯化第47-48页
            3.2.7 Putative pathogenicity protein的纯化第48-49页
        3.3 蛋白晶体的生长第49-52页
            3.3.1 Maltose binding protein晶体筛选与优化第49-50页
            3.3.2 Oligopeptide binding protein晶体初筛与优化第50-51页
            3.3.3 SeMet-Oligopeptide binding protein的初筛与优化第51-52页
        3.4 衍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52-55页
            3.4.1 Maltose binding protein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52-53页
            3.4.2 Oligopeptide binding Protein的数据收集与处理第53-55页
    本篇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二篇 免疫卡控点TIGIT抗原表位和抗体CDR序列的研究(合作项目)第58-83页
    第四章 研究背景第58-65页
        4.1 免疫卡控点治疗第58-60页
            4.1.1 免疫卡控点CTLA-4和PD1第58-59页
            4.1.2 基于CTLA-和PD1的免疫治疗第59-60页
        4.2 新型免疫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TIGIT第60-62页
            4.2.1 TIGIT研究背景介绍第60-61页
            4.2.2 TIGIT是极具潜力的免疫治疗的新靶点第61-62页
        4.3 TIGIT和CD226结构研究状况第62-64页
        4.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64-65页
    第五章 实验方法第65-72页
        5.1 生物信息学获取第65页
        5.2 TIGIT与CD226分子克隆及重组质粒的构建第65-66页
        5.3 TIGIT与CD226蛋白的表达检测与大规模培养第66页
        5.4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66-70页
            5.4.1 mTIGIT IgV的表达纯化第66-70页
            5.4.2 hTIGIT蛋白的表达纯化第70页
        5.5 mTIGIT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第70-72页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第72-80页
        6.1 mTIGIT蛋白的结果分析第72-76页
            6.1.1 mTIGIT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2-73页
            6.1.2 mTIGIT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质粒构建第73页
            6.1.3 mTIGIT蛋白表达检测结果第73-74页
            6.1.4 mTIGIT的纯化结果第74-75页
            6.1.5 mTIGIT的质谱鉴定结果第75-76页
        6.2 hTIGIT蛋白的结果分析第76-78页
            6.2.1 hTIGIT的分子克隆与质粒构建第76页
            6.2.2 hTIGIT基因的表达检测第76-77页
            6.2.3 hTIGIT蛋白的纯化结果第77-78页
        6.3 mTIGIT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结果第78-80页
    本篇小结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附录第83-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皮质—丘脑—皮质环路在急性脑卒中后皮层功能重构中的作用
下一篇:肺腺癌癌旁基因组异常情况分析及初步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