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松科植物概述 | 第9页 |
| 1.2 松针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1.2.1 叶绿素 | 第9页 |
| 1.2.2 挥发油类 | 第9-10页 |
| 1.2.3 多糖类 | 第10页 |
| 1.2.4 黄酮类 | 第10页 |
| 1.2.5 多酚类 | 第10页 |
| 1.2.6 莽草酸 | 第10-11页 |
| 1.3 松科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1.3.1 松多酚的结构 | 第11页 |
| 1.3.2 松多酚功能的研究 | 第11-13页 |
| 1.4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10种松针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 第14-21页 |
| 2.1 引言 | 第14页 |
|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14页 |
| 2.2.1 材料试剂 | 第14页 |
| 2.2.2 仪器设备 | 第14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14-17页 |
| 2.3.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14-15页 |
| 2.3.2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15页 |
| 2.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5页 |
| 2.3.4 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15-16页 |
| 2.3.5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16页 |
| 2.3.6 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17-20页 |
| 2.4.1 蛋白质含量 | 第17-18页 |
| 2.4.2 多糖含量 | 第18页 |
| 2.4.3 叶绿素含量 | 第18页 |
| 2.4.4 总多酚含量 | 第18-19页 |
| 2.4.5 黄酮含量 | 第19页 |
| 2.4.6 原花青素含量 | 第19-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10种松针中多酚成分组成分析 | 第21-26页 |
| 3.1 引言 | 第21页 |
|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1页 |
| 3.2.1 材料和试剂 | 第21页 |
| 3.2.2 仪器和设备 | 第21页 |
| 3.3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3.3.1 HPLC色谱条件 | 第21页 |
| 3.3.2 标准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21-22页 |
| 3.3.3 多酚样品的制备 | 第22页 |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 3.4.1 标准样品的HPLC色谱图 | 第22-23页 |
| 3.4.2 十种松针多酚的液相色谱图 | 第23-2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4 10种松针多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26-33页 |
| 4.1 引言 | 第26页 |
|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6页 |
| 4.2.1 材料和试剂 | 第26页 |
| 4.2.2 仪器和设备 | 第26页 |
| 4.3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4.3.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第26页 |
| 4.3.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26-27页 |
| 4.3.3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27页 |
| 4.3.4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27页 |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 4.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 | 第27-28页 |
| 4.4.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 第28-29页 |
| 4.4.3 总还原能力的比较 | 第29页 |
| 4.4.4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比较 | 第29-30页 |
| 4.4.5 抗氧化活性的IC_(50)(EC_(50)值比较 | 第30-31页 |
| 4.4.6 要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5 油松松针多酚纯化工艺优化 | 第33-40页 |
| 5.1 引言 | 第33页 |
| 5.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33页 |
| 5.2.1 材料和试剂 | 第33页 |
| 5.2.2 仪器和设备 | 第33页 |
| 5.3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 5.3.1 油松松针多酚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 5.3.2 大孔树脂预处理 | 第33页 |
| 5.3.3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33-34页 |
| 5.3.4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析曲线 | 第34页 |
| 5.3.5 油松松针多酚纯化的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 5.4.1 油松松针多酚提取液纯度的测定 | 第35页 |
| 5.4.2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35页 |
| 5.4.3 AB-8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析曲线 | 第35-36页 |
| 5.4.4 上样浓度对多酚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 第36页 |
| 5.4.5 上样体积对多酚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5.4.6 洗脱液流速对多酚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 第37页 |
| 5.4.7 洗脱液乙醇浓度对多酚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5.4.8 正交优化实验 | 第38-3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