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的概念解析 | 第12-19页 |
(一) 青少年重罪中“青少年”年龄界定 | 第12-14页 |
1、立法中的青少年 | 第12-13页 |
2、青少年或青少年犯罪的法律与政治语境 | 第13页 |
3、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界限 | 第13-14页 |
(二) 青少年重罪中“重罪”含义分析 | 第14-16页 |
(三) 刑事和解的法律解读 | 第16-17页 |
(四) 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与相关概念或制度的区别 | 第17-19页 |
二、我国构建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 | 第19-24页 |
(一) 有利于补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减轻心理创伤 | 第19-20页 |
1、案例 | 第19页 |
2、评析 | 第19-20页 |
(二) 有利于青少年被告人的直接法律教育,避免再次犯罪 | 第20-21页 |
1、案例 | 第20-21页 |
2、评析 | 第21页 |
(三) 有利于保障社会和谐 | 第21-24页 |
1、案例 | 第21-22页 |
2、评析 | 第22-24页 |
三、我国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现状及问题 | 第24-30页 |
(一) 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现状 | 第24-26页 |
1、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2、案例分析——刑事和解的司法现状 | 第25-26页 |
(二) 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1、立法存在不足 | 第26-28页 |
2、法律适用的相关问题 | 第28页 |
3、监督环节存在不足 | 第28-30页 |
四、完善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对策 | 第30-35页 |
(一) 完善立法 | 第30-32页 |
1、进行实体法立法 | 第30-31页 |
2、完善程序法 | 第31-32页 |
(二) 完善法的适用环节 | 第32-33页 |
1、规范刑事和解启动程序 | 第32页 |
2、规范刑事和解调停形式 | 第32-33页 |
(三) 完善监督 | 第33-35页 |
1、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 | 第33-34页 |
2、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