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6-49页 |
1 银屑病中医学研究概况 | 第16-40页 |
1.1 古代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第16-17页 |
1.2 现代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第17-23页 |
1.3 中医治疗 | 第23-36页 |
1.4 发展与展望 | 第36-40页 |
2 银屑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40-49页 |
2.1 发病机制 | 第40页 |
2.2 影响因素 | 第40-44页 |
2.3 西医治疗 | 第44-4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9-59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1.1 病例选择 | 第49页 |
1.2 治疗方案 | 第49-50页 |
1.3 观察指标 | 第50-52页 |
1.4 研究评价 | 第52-53页 |
2 统计学方法 | 第53页 |
3 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53页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 | 第53-54页 |
3.3 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治疗8周前、后血清TNF-α、IL-8、IL-6和IFN-γ水平的变化 | 第54-55页 |
3.4 检测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8周前后甲襞微循环变化 | 第55-56页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59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9-66页 |
实验一 白疟胶囊对鼠尾鳞片颗粒层的影响 | 第59-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2 结果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1页 |
实验二 白疕胶囊对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有丝分裂的影响 | 第61-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2 结果 | 第62页 |
3 讨论 | 第62-63页 |
实验三 白疕胶囊对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 | 第63-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4页 |
2 结果 | 第64页 |
3 讨论 | 第64-66页 |
第四部分 清热活血搜风法相关问题讨论 | 第66-71页 |
1 银屑病病因病机与清热活血搜风法 | 第66-67页 |
1.1 银屑病“热、瘀、风”的病理特点是应用清热活血搜风法的基本依据 | 第66-67页 |
1.2 清热凉血、搜风通络是清热活血搜风法的主要作用机理 | 第67页 |
2 清热活血搜风法组方规律及用药原则 | 第67-69页 |
2.1 组方规律 | 第67-68页 |
2.2 用药原则 | 第68-69页 |
3 白疕胶囊药物选择及配伍特点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84页 |
1 缩略词表 | 第79-80页 |
2 技术路线图 | 第80-82页 |
3 附图 | 第82-8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