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动物生态学论文

基于粪便分子生物学的小麂个体识别及家域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小麂概况和研究现状第9-10页
        1.1.1 小麂概况第9页
        1.1.2 小麂研究现状第9-10页
    1.2 微卫星DNA第10-12页
        1.2.1 微卫星DNA的含义及特点第10-11页
        1.2.2 微卫星分析的步骤第11-12页
    1.3 粪便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第12-14页
        1.3.1 个体识别第12页
        1.3.2 种群数量评估第12-13页
        1.3.3 亲缘关系鉴定第13页
        1.3.4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3-14页
    1.4 家域第14-17页
        1.4.1 家域概况第14页
        1.4.2 家域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3 家域的估算方法第15-16页
        1.4.4 影响动物家域的因素第16-17页
            1.4.4.1 性别第16页
            1.4.4.2 季节第16-17页
            1.4.4.3 其他因素第17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8-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8-19页
        2.1.1 实验样品第18页
        2.1.2 主要实验试剂第18页
        2.1.3 实验中使用到的主要仪器第18-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7页
        2.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页
        2.2.2 样品采集第19-20页
            2.2.2.1 采样时间第19页
            2.2.2.2 采样方法第19-20页
        2.2.3 小麂粪便样本DNA的提取及检测第20-22页
            2.2.3.1 小麂粪便DNA的提取第20-21页
            2.2.3.2 小麂肌肉DNA的提取第21-22页
            2.2.3.3 样本DNA质量的检测第22页
        2.2.4 物种鉴定第22-23页
        2.2.5 小麂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选择和PCR扩增第23-25页
            2.2.5.1 小麂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选择与合成第23-24页
            2.2.5.2 微卫星PCR扩增反应体系与条件第24-25页
        2.2.6 微卫星PCR扩增产物检测及基因型分型第25页
        2.2.7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25-27页
            2.2.7.1 个体识别第25-26页
            2.2.7.2 性别鉴定第26页
            2.2.7.3 家域第26-27页
3 结果第27-35页
    3.1 样本DNA提取第27页
    3.2 物种鉴定第27-28页
    3.3 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第28-29页
    3.4 家域面积第29-31页
    3.5 家域的季节性变化第31-32页
    3.6 家域面积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差异第32页
    3.7 家域重叠第32-35页
4 讨论第35-41页
    4.1 粪便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材料的可行性及局限性第35-36页
    4.2 样本采集与粪便DNA的提取第36页
    4.3 粪便样本作为分子研究材料的利用率第36-37页
    4.4 小麂家域第37-41页
参考文献第41-53页
附录 61只小麂的个体位置信息第53-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6-57页
致谢第57-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网络应用的“性能—功耗”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RSS指纹的低代价高鲁棒被动式目标定位及轨迹测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