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关于进出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基于出口商品结构的贸易竞争力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关于优化外贸商品结构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内容安排 | 第18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对外贸易结构 | 第20-21页 |
2.1.2 外贸商品结构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2.1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理论 | 第21-23页 |
2.2.2 基于现代贸易理论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理论 | 第23-25页 |
2.2.3 基于政府干预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理论 | 第25-26页 |
3 贵州外贸商品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3.1 贵州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 第26-27页 |
3.1.1 贵州进出口贸易总量 | 第26页 |
3.1.2 贵州对外贸易结构 | 第26-27页 |
3.1.3 贵州贸易地理分布 | 第27页 |
3.2 贵州外贸商品结构的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3.2.1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3.2.2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28-30页 |
4 贵州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30-46页 |
4.1 投入产出模型 | 第30-35页 |
4.2 贵州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标构建 | 第35-39页 |
4.2.1 产业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 第35-36页 |
4.2.2 产业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 | 第36-38页 |
4.2.3 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的计算公式 | 第38-39页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9-40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40-46页 |
4.4.1 贵州支柱产业与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4.4.2 贵州瓶颈产业与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42-46页 |
5 优化贵州外贸商品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5.1 优化贵州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46-47页 |
5.1.1 适度发展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第46页 |
5.1.2 力争占据更重要的生产环节,提升国际分工中的位次 | 第46-47页 |
5.1.3 提升支柱产业商品的竞争力,扩大其出口 | 第47页 |
5.2 优化贵州进口商品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5.2.1 合理引进新进技术,提升商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 | 第47-48页 |
5.2.2 扶持瓶颈产业健康发展 | 第48页 |
5.2.3 调整进口商品结构,增加高科技含量进口商品的比重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49-5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9-50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