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甘肃区域功能缺口评价及区域发展能力提升路径探索--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理论支撑第11-15页
        1.3.1 阿玛蒂亚森能力理论及其衍生理论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林毅夫企业自生能力理论及其衍生理论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3 企业能力理论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创新点第15页
        1.4.3 研究思路第15-17页
2 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经济带述评第17-24页
    2.1 丝绸之路述评第17-18页
        2.1.1 丝绸之路沿线地理区域述评第17页
        2.1.2 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述评第17-18页
    2.2 丝绸之路经济带述评第18-19页
    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意义分析第19-22页
        2.3.1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政治意义第20-21页
        2.3.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经济意义第21-22页
        2.3.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社会意义第22页
    2.4 小结第22-24页
3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甘肃功能定位及评价第24-35页
    3.1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甘肃功能定位依据第24-25页
        3.1.1 甘肃功能定位的战略目的依据第24页
        3.1.2 甘肃功能定位的区位及资源禀赋依据第24-25页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甘肃功能定位第25-28页
        3.2.1 交通枢纽及物流集散中枢功能定位第25页
        3.2.2 特色商品输出地的功能定位第25-26页
        3.2.3 新能源基地的功能定位第26页
        3.2.4 新型文化业态孕育地功能定位第26-27页
        3.2.5 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定位第27页
        3.2.6 产业承接与创新的功能定位第27-28页
        3.2.7 普惠金融的功能定位第28页
    3.3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甘肃功能定位评价第28-35页
        3.3.1 评价方法构建第28-31页
        3.3.2 指标体系构建第31-35页
4 甘肃功能发挥现状评价第35-38页
    4.1 交通路网建设现状第35页
    4.2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现状第35-36页
    4.3 产业结构建设现状第36页
    4.4 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发展现状第36页
    4.5 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现状第36-37页
    4.6 金融系统建设现状第37页
    4.7 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现状第37-38页
5 甘肃发展能力缺口评价第38-48页
    5.1 甘肃发展能力缺口确定依据第38-44页
        5.1.1 模型指标体系构建第38-39页
        5.1.2 模型构建结果分析第39-44页
    5.2 甘肃发展能力的功能型缺口评价第44-45页
        5.2.1 功能集合数缺口第44-45页
        5.2.2 功能权重排序缺口第45页
    5.3 甘肃发展能力的水平型能力缺口评价第45-48页
6 甘肃发展能力缺口原因分析第48-51页
    6.1 甘肃发展能力功能型能力缺口原因分析第48-50页
        6.1.1 功能集合数缺口原因分析第48-49页
        6.1.2 功能权重排序缺口原因分析第49-50页
    6.2 甘肃发展能力水平型能力缺口原因分析第50-51页
        6.2.1 甘肃交通枢纽与物流集散中枢水平型缺口原因分析第50页
        6.2.2 甘肃生态安全屏障水平型缺口原因分析第50-51页
7 甘肃发展能力弥补路径分析第51-54页
    7.1 甘肃发展能力功能型能力缺口弥补路径分析第51-52页
        7.1.1 功能集合数缺口弥补路径第51-52页
        7.1.2 功能权重排序缺口弥补路径分析第52页
    7.2 甘肃发展能力水平型能力缺口弥补路径分析第52-54页
        7.2.1 甘肃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枢水平型缺口弥补路径第53页
        7.2.2 甘肃生态安全屏障水平型缺口弥补路径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众筹运行机理研究
下一篇:沪港通背景下沪港股市联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