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舒肝散加味联合达泊西汀治疗肝气郁结型早泄的临床观察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1.1 祖国医学关于早泄的叙述 | 第11-13页 | 
| 1.1.1 早泄的病因病机 | 第11页 | 
| 1.1.2 早泄的中医治疗 | 第11-13页 | 
| 1.2 现代医学对早泄的研究 | 第13-18页 | 
| 1.2.1 定义 | 第13-14页 | 
| 1.2.2 流行病学 | 第14页 | 
| 1.2.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4页 | 
| 1.2.4 分类 | 第14-15页 | 
| 1.2.5 诊断 | 第15页 | 
| 1.2.6 治疗 | 第15-17页 | 
| 1.2.7 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24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8-20页 | 
| 2.1.1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 2.1.2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8-20页 | 
| 2.2 实验设计 | 第20-24页 | 
| 2.2.1 估算样本量 | 第20页 | 
| 2.2.2 随机分配方案方法 | 第20页 | 
| 2.2.3 治疗方法 | 第20页 | 
| 2.2.4 观察指标 | 第20-21页 | 
| 2.2.5 统计方法 | 第21页 | 
| 2.2.6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24-28页 | 
| 3.1 从肝论治早泄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 3.1.1 从肝论治早泄的具体应用 | 第24-25页 | 
| 3.1.2 早泄与情志异常 | 第25-26页 | 
| 3.2 不足与展望 | 第26-28页 | 
| 3.2.1 不足 | 第26页 | 
| 3.2.2 展望 | 第26-28页 | 
| 结语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 附录 | 第32-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