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 中国电影底层叙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 中韩电影跨文化传播及比较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一章 中韩电影底层叙事空间意象与跨文化解读 | 第19-33页 |
第一节 人格化的自然景观空间 | 第19-23页 |
一 自然风景:对自然风物的亲近与融合 | 第19-21页 |
二 人文景观:人与生活环境关系的调和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生活流的家宅居住空间 | 第23-27页 |
一 个人独处空间:孤独个体的内心独白 | 第23-25页 |
二 家庭互动空间:悲欢离合的封闭栖居 | 第25-27页 |
第三节 象征性的社会公共空间 | 第27-33页 |
一 公共交往场所:家族外延情感与理想的释放空间 | 第28-29页 |
二 动态交通工具:怅惘过往与隐秘乡愁的承载空间 | 第29-33页 |
第二章 中韩电影底层叙事空间建构与写实化表达 | 第33-42页 |
第一节 韵律化日常生活空间的选择与切换 | 第33-37页 |
一 选择:日常片段的场所设置 | 第33-34页 |
二 切换:生活细节的空间过渡 | 第34-37页 |
第二节 个性化群像人物与底层空间的互动 | 第37-39页 |
一 方言空间:还原真实市井生活语言 | 第37-38页 |
二 身体修辞:彰显人物心理精神空间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多重化视听叙事的画内外空间关系 | 第39-42页 |
一 时空关系:伴随自然时间流转的空间流变 | 第39-40页 |
二 声乐空间:提升视觉空间质感的画外空间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中韩电影底层叙事空间隐喻与差异性探源 | 第42-54页 |
第一节 记忆空间与身体在地性 | 第42-46页 |
一 记忆空间的呈现:意识空间的外化和剥离与身体空间的叛逆和驯服 | 第42-44页 |
二 记忆空间的实质:传统性的背离和回归与现代性的束缚和抗争 | 第44-46页 |
第二节 矛盾空间与生活场域性 | 第46-49页 |
一 矛盾空间的焦点:“缺席”的人情义理与“丧失”的悲痛阴翳 | 第46-47页 |
二 矛盾空间的解决:“在场”的情义传统与“重获”的互助成长 | 第47-49页 |
第三节 现实空间与生命异化性 | 第49-54页 |
一 想象的现实空间:“历史化”重构现代生存空间 | 第49-50页 |
二 现实空间的想象:“悲剧化”书写民族内省空间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部分电影目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