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仁果类病虫害论文--苹果病虫害论文

管道输液滴干防止苹果缺铁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1 前言第12-26页
    1.1 铁素对生物的影响第12-13页
        1.1.1 铁素对人体的影响第12页
        1.1.2 铁素对植物的影响第12-13页
    1.2 管道输液滴干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1 管道输液滴干方法及作用原理第13页
        1.2.2 管道输液滴干的优点第13-14页
    1.3 植物铁素营养代谢第14-16页
        1.3.1 铁在植物体的分布及存在形态第14页
        1.3.2 植物对铁的吸收第14-15页
        1.3.3 植物对铁的运输第15-16页
            1.3.3.1 植物对铁的长距离运输第15页
            1.3.3.2 植物对铁的短距离运输第15-16页
    1.4 植物缺铁的原因第16-18页
        1.4.1 土壤有效铁含量第16页
        1.4.2 土壤石灰化第16页
        1.4.3 土壤的通透性第16-17页
        1.4.4 土壤的矿质元素第17-18页
            1.4.4.1 氮第17页
            1.4.4.2 磷第17页
            1.4.4.3 钾第17-18页
            1.4.4.4 钙第18页
        1.4.5 栽培管理因子第18页
    1.5 果树缺铁黄化症的诊断第18-20页
        1.5.1 外形诊断第18-19页
        1.5.2 土壤诊断第19页
        1.5.3 叶片营养分析第19-20页
        1.5.4 花诊断第20页
    1.6 防治果树缺铁的常用措施第20-22页
        1.6.1 选用抗缺铁砧木或品种第20-21页
        1.6.2 土施铁肥第21页
        1.6.3 叶面喷铁第21-22页
        1.6.4 树干注射第22页
        1.6.5 根系输液第22页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1.8 研究内容第23-25页
    1.9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33页
    2.1 试验材料第26页
    2.2 试验设计第26页
    2.3 样品采集第26-27页
    2.4 试验测定方法第27-32页
        2.4.1 叶片SPAD值、百叶重、百叶厚的测定第27页
        2.4.2 叶片荧光参数和光合参数的测定第27页
        2.4.3 叶片H~+-ATP酶活性的测定第27-28页
        2.4.4 叶片PEPC酶活性的测定第28-30页
        2.4.5 叶片FCR酶活性的测定第30页
            2.4.5.1 叶质膜FCR酶活性的定性表征第30页
            2.4.5.2 根质膜FCR活性测定第30页
        2.4.6 叶片质外体铁及pH值的测定第30-31页
            2.4.6.1 叶片质外体铁的测定第30-31页
            2.4.6.2 叶片质外体pH值的测定第31页
        2.4.7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1页
        2.4.8 全铁及活性铁含量的测定第31-32页
            2.4.8.1 全铁测定第31-32页
            2.4.8.2 活性铁测定第32页
        2.4.9 叶片SPAD值、叶绿素与活性铁的关系测定第32页
    2.5 数据分析第32-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49页
    3.1 不同处理对叶片理化指标的影响第33-43页
        3.1.1 不同处理对叶片SPAD值、百叶重、百叶厚的影响第33-34页
        3.1.2 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第34-38页
            3.1.2.1 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34-35页
            3.1.2.2 不同处理对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第35-38页
        3.1.3 不同处理对叶片酶活性的影响第38-42页
            3.1.3.1 不同处理对叶片H~+-ATP酶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3.1.3.2 不同处理对叶片PEPC酶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3.1.3.3 不同处理对叶片FCR酶活性的影响第40-42页
        3.1.4 不同处理对叶片质外体铁及pH值的影响第42-43页
    3.2 不同处理铁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情况第43-45页
        3.2.1 铁在树体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情况第43-44页
        3.2.2 不同处理对果实铁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3.3 叶片活性铁、叶绿素、SPAD值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第45-49页
        3.3.1 叶片活性铁、叶绿素、SPAD值的变化规律第45-47页
        3.3.2 叶片活性铁、叶绿素、SPAD值的相关性第47-49页
4 讨论与结论第49-56页
    4.1 讨论第49-54页
        4.1.1 不同处理对叶片SPAD值、百叶重、百叶厚的影响第49页
        4.1.2 不同处理对叶片荧光参数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第49-50页
        4.1.3 不同处理对叶片酶活性的影响第50-52页
            4.1.3.1 不同处理对叶片H~+-ATP酶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4.1.3.2 不同处理对叶片PEPC酶活性的影响第51页
            4.1.3.3 不同处理对叶片FCR酶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4.1.4 不同处理对叶片质外体铁及pH值的影响第52页
        4.1.7 不同处理铁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情况第52-53页
        4.1.8 不同处理对果实铁含量的影响第53页
        4.1.9 叶片活性铁、叶绿素、SPAD值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第53-54页
    4.2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书画装裱修复中颜色的应用
下一篇:论西方“现实主义绘画”对当代工笔画表现语言的影响--以秦艾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