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造船厂、修船厂论文

大型船厂生产物流信息化评估体系架构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目的意义第12-13页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2页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3-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6-18页
    1.4 论文的研究路线和主要内容第18-21页
        1.4.1 论文的研究路线第18页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21页
第2章 体系工程基本原理与系统评价方法第21-35页
    2.1 体系工程概述第21-22页
        2.1.1 体系第21页
        2.1.2 体系工程第21-22页
    2.2 几种重要的体系工程方法第22-25页
        2.2.1 体系的集成与构建工程第23页
        2.2.2 体系结构设计第23-25页
    2.3 系统评估方法概述第25-26页
        2.3.1 关联矩阵法第25页
        2.3.2 层次分析法第25-26页
        2.3.3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6页
    2.4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和优缺点第26-30页
        2.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第26-29页
        2.4.2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第29页
        2.4.3 层次分析法的缺点第29-30页
    2.5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步骤和特点第30-33页
        2.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步骤第30-32页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特点第32-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船厂生产物流信息化评估体系架构的设计第35-51页
    3.1 生产物流概述第35-39页
        3.1.1 生产物流基本概念第35页
        3.1.2 船厂生产物流的内容第35-38页
        3.1.3 船厂生产物流的特点第38-39页
    3.2 生产物流信息化概述第39-42页
        3.2.1 信息化的基本概念第39-40页
        3.2.2 生产物流信息化的内容第40-41页
        3.2.3 生产物流信息化的特点第41-42页
    3.3 船厂生产物流信息化评估框架第42-50页
        3.3.1 评估框架设计的基础第42-44页
        3.3.2 设计信息化评估框架第44-45页
        3.3.3 生产信息化评估框架第45-46页
        3.3.4 管理信息化评估框架第46-48页
        3.3.5 船厂生产物流信息化评估总框架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生产物流信息化评估指标构建第51-65页
    4.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51-52页
    4.2 设计信息化指标构建第52-56页
        4.2.1 船体三维设计指标构建第53-54页
        4.2.2 船体三维设计权重计算第54-56页
    4.3 生产信息化指标构建第56-59页
        4.3.1 加工车间指标构建第56-58页
        4.3.2 加工车间权重计算第58-59页
    4.4 管理信息化指标构建第59-62页
        4.4.1 MRP和配送管理指标构建第60-61页
        4.4.2 MRP和配送管理权重计算第61-62页
    4.5 评估指标的量化处理第62-64页
        4.5.1 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第62-63页
        4.5.2 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第63-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实例评估研究与评估软件的实现第65-83页
    5.1 选取对象第65-66页
    5.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66-70页
        5.2.1 因素集、评语集和权重集的建立第66-67页
        5.2.2 隶属度矩阵的建立与综合评价第67-70页
    5.3 评估结果分析与解决途径探析第70-73页
        5.3.1 评估结果分析第70-71页
        5.3.2 解决途径探析第71-73页
    5.4 评估软件的实现第73-82页
        5.4.1 系统设计的原则第73-74页
        5.4.2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第74-75页
        5.4.3 系统结构设计第75-77页
        5.4.4 系统界面演示第77-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9-91页
致谢第91-93页
附录A 判断矩阵匿名打分表第93-97页
附录B 信息化水平调查表第97-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澳同城化背景下海关非传统职能研究
下一篇:超高压贵阳局变电站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