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13-14页 |
1.4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6 文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EGR系统管件制造工艺的研究 | 第16-28页 |
2.1 EGR系统基本概述 | 第16-17页 |
2.1.1 EGR系统的组成 | 第16页 |
2.1.2 EGR系统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1.3 EGR系统工作状况 | 第17页 |
2.2 EGR管件材料的选择 | 第17-18页 |
2.3 EGR系统管件结构分类形式 | 第18页 |
2.4 EGR系统管件相关参数的设定 | 第18-19页 |
2.5 EGR系统管件波纹成型技术比较 | 第19-20页 |
2.6 EGR系统管件弯管技术研究 | 第20-27页 |
2.6.1 管件弯曲成型概述 | 第20-23页 |
2.6.2 弯管机的选型 | 第23-24页 |
2.6.3 芯棒中芯头数量对弯管成型的影响 | 第24-26页 |
2.6.4 弯管机模具的设计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EGR系统管件静力学分析和结构对比 | 第28-44页 |
3.1 静力学分析简介 | 第28页 |
3.2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 | 第28-29页 |
3.2.1 Ansys Workbench简介 | 第28页 |
3.2.2 Ansys Workbench静力学分析过程 | 第28-29页 |
3.3 EGR管件模型建立 | 第29页 |
3.3.1 Pro/Engineer简介 | 第29页 |
3.3.2 模型建立 | 第29页 |
3.4 EGR管件有限元分析 | 第29-36页 |
3.4.1 选择静态结构模块Static Structural | 第29-30页 |
3.4.2 导入创建几何体 | 第30-31页 |
3.4.3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31-33页 |
3.4.4 网格划分 | 第33-34页 |
3.4.5 施加载荷约束 | 第34-35页 |
3.4.6 结果后处理和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3.5 EGR管件结构对比 | 第36-42页 |
3.5.1 EGR管不同结构的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3.5.2 EGR管波纹位置对其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3 EGR管波纹数量对其结构的影响 | 第39-42页 |
3.6 文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EGR系统管件模态分析 | 第44-50页 |
4.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44-45页 |
4.1.1 模态分析概述 | 第44页 |
4.1.2 模态分析过程 | 第44-45页 |
4.2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45-46页 |
4.3 EGR管模态分析计算 | 第46-48页 |
4.4 不同结构的EGR管固有频率比较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EGR系统管件疲劳分析 | 第50-58页 |
5.1 疲劳的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5.1.1 疲劳定义 | 第50-51页 |
5.1.2 疲劳分类 | 第51页 |
5.2 疲劳损伤机理 | 第51-52页 |
5.3 影响疲劳强度因素 | 第52-53页 |
5.4 EGR管有限元疲劳寿命分析 | 第53-57页 |
5.4.1 EGR管疲劳分析过程 | 第53-54页 |
5.4.2 EGR管疲劳分析结果 | 第54-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