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理论论文

锅炉熵分析的改进办法及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9-10页
    1.2 锅炉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0-12页
        1.2.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节能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节能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熵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第12-13页
    1.4 论文工作第13-14页
第2章 锅炉熵产计算模型第14-27页
    2.1 熵平衡分析方法第14页
    2.2 锅炉性能指标第14-17页
        2.2.1 锅炉输出热量第14-15页
        2.2.2 锅炉输出热量的热力学平均温度第15-16页
        2.2.3 锅炉输出热量的煤耗率第16页
        2.2.4 锅炉热效率第16页
        2.2.5 锅炉输出热量的理论最低煤耗率第16页
        2.2.6 锅炉第二定律效率第16-17页
    2.3 传统的锅炉系统熵产计算第17-19页
    2.4 锅炉系统熵产计算的改进第19-26页
        2.4.1 炉内过程熵产第20-24页
        2.4.2 锅炉换热过程熵产第24-25页
        2.4.3 锅炉系统熵产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不同参数燃煤锅炉熵产分析第27-41页
    3.1 600MW亚临界燃煤锅炉熵产分析第27-30页
        3.1.1 锅炉系统简介第27-28页
        3.1.2 锅炉系统计算结果分析第28-30页
    3.2 600MW超临界燃煤锅炉熵产分析第30-34页
        3.2.1 锅炉系统简介第30-31页
        3.2.2 锅炉系统计算结果分析第31-34页
    3.3 1000MW超超临界燃煤锅炉熵产分析第34-36页
        3.3.1 锅炉系统简介第34-35页
        3.3.2 锅炉系统计算结果分析第35-36页
    3.4 不同锅炉系统的对比分析第36-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锅炉受热面热耗分析第41-47页
    4.1 锅炉的热平衡第41-42页
    4.2 锅炉热耗分摊方法第42-43页
    4.3 锅炉(火用)平衡分析第43-44页
        4.3.1 锅炉(火用)平衡第43页
        4.3.2 锅炉各受热面的(火用)效率第43-44页
    4.4 计算分析第44-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火自然灾害影响下的区域电网安全评价及管理研究
下一篇:Al-Zn-Mg-Cu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消除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