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数值方法在软弱地基大面积堆载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颗粒流方法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1.3 大面积堆载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2 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PFC颗粒流程序及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2.1 PFC颗粒流计算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2.1.1 概述 | 第13页 |
2.1.2 力与位移的基本定律 | 第13-14页 |
2.1.3 边界条件的识别与控制 | 第14-15页 |
2.2 双轴伺服加压理论 | 第15-16页 |
2.3 土体抗剪强度理论以及MATLAB实现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细观参数研究 | 第18-29页 |
3.1 概述 | 第18页 |
3.2 细观参数选取的方法 | 第18-20页 |
3.2.1 试错法 | 第18页 |
3.2.2 经验公式法 | 第18-19页 |
3.2.3 流程图法 | 第19-20页 |
3.3 细观参数的正交分析 | 第20-22页 |
3.4 细观参数影响定性分析 | 第22-28页 |
3.4.1 围压的影响 | 第22-23页 |
3.4.2 颗粒间接触刚度的影响 | 第23页 |
3.4.3 最大颗粒粒径与最小颗粒粒径比值影响 | 第23-24页 |
3.4.4 最终加载速度(vfinal)的影响 | 第24-25页 |
3.4.5 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3.4.6 孔隙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细观参数fric与摩擦角Φ关系研究 | 第29-38页 |
4.1 章节引论 | 第29页 |
4.2 双轴伺服加压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4.2.1 试样颗粒生成 | 第29-30页 |
4.2.2 加压与记录 | 第30页 |
4.2.3 模拟结果 | 第30-31页 |
4.3 参数研究:fric与摩擦角的关系 | 第31-35页 |
4.4 拟合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基于PFC的地基堆载细观性状分析 | 第38-47页 |
5.1 概述 | 第38页 |
5.2 地基极限承载力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42页 |
5.2.1 地基细观参数的标定 | 第38-39页 |
5.2.2 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5.2.3 地基失稳准则和判定研究 | 第40-41页 |
5.2.4 模拟结果和小析 | 第41-42页 |
5.3 地基承载力模拟效果分析 | 第42-43页 |
5.4 地基加载过程中孔隙率变化分析 | 第43-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第47-56页 |
6.1 概述 | 第47页 |
6.2 GM灰色预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 第47-49页 |
6.2.1 灰色预测的基本理论 | 第47-49页 |
6.2.2 灰色沉降预测研究现状 | 第49页 |
6.3 模拟实例 | 第49-50页 |
6.4 离散元模拟及分析 | 第50-55页 |
6.4.1 大面积堆载模型建立 | 第50-52页 |
6.4.2 沉降量和孔隙率变化分析 | 第52-53页 |
6.4.3 不均匀沉降分析 | 第53-5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7.1 结论 | 第56页 |
7.2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个人简介 | 第63-65页 |
附录A MATLAB开发源程序 | 第65-68页 |
附录B fish语言代码 | 第68-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