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电影企业FDI模式的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电影企业FDI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2.2 国外对FDI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对FDI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13页 |
1.2.4 国内外文献简要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电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国外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1.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理论 | 第17-18页 |
2.1.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理论 | 第18-19页 |
2.2 国内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理论 | 第19页 |
2.3 资源基础理论(RBT) | 第19-23页 |
2.3.1 资源基础理论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资源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第21-23页 |
第3章 中国民营电影企业FDI的现状和问题 | 第23-29页 |
3.1 电影企业FDI的宏观环境 | 第23-25页 |
3.1.1 国内环境分析 | 第23-24页 |
3.1.2 国际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3.2 中国电影企业FDI的现状 | 第25-28页 |
3.3 电影企业FDI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第4章 中国民营电影企业FDI的模式选择 | 第29-41页 |
4.1 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29-33页 |
4.1.1 FDI模式新的分类 | 第29-30页 |
4.1.2 基于RBT的分析框架 | 第30-33页 |
4.2 对分析框架的验证 | 第33-40页 |
4.2.1 电影企业的资源种类 | 第33页 |
4.2.2 电影企业的内部资源 | 第33-35页 |
4.2.3 电影企业所需的互补性外部资源 | 第35-36页 |
4.2.4 模式选择——分析框架的验证 | 第36-40页 |
4.3 基本结论 | 第40-41页 |
第5章 应用分析--华谊兄弟传媒和万达集团FDI模式的对比 | 第41-48页 |
5.1 公司经营现状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5.2 FDI现状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5.3 公司资源对比分析 | 第43-46页 |
5.3.1 公司内部资源对比 | 第43-45页 |
5.3.2 互补性外部资源对比 | 第45-46页 |
5.4 FDI模式选择分析 | 第46-48页 |
5.4.1 基于基本结论的模式选择建议 | 第46-47页 |
5.4.2 海外公司经营现状对结论的验证 | 第47-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