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企业苯储罐区泄漏事故模拟与预防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4-2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2 物质泄漏及事故后果研究与分析 | 第22-32页 | 
| 2.1 化工行业和化工事故 | 第22页 | 
| 2.1.1 化工行业及化工事故特点 | 第22页 | 
| 2.1.2 化工事故分析 | 第22页 | 
| 2.2 物质泄漏扩散 | 第22-25页 | 
| 2.2.1 源释放 | 第23页 | 
| 2.2.2 释放过程及事故后果 | 第23-25页 | 
| 2.2.3 气云 | 第25页 | 
| 2.3 泄漏事故分类 | 第25-27页 | 
| 2.4 伤害划分标准 | 第27-30页 | 
| 2.4.1 毒性气体伤害划分标准 | 第27-28页 | 
| 2.4.2 火灾热辐射伤害划分标准 | 第28-29页 | 
| 2.4.3 爆炸冲击波伤害划分标准 | 第29-3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3 塑胶生产企业危害因素辨识 | 第32-44页 | 
| 3.1 塑胶生产企业概况 | 第32-35页 | 
| 3.1.1 企业概况 | 第32-34页 | 
| 3.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第34-35页 | 
| 3.2 塑胶化工企业危险辨识分析 | 第35-42页 | 
| 3.2.1 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 3.2.2 物料储运、装卸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 3.2.3 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 3.3 安全设施 | 第42-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储罐区泄漏事故数值模拟分析 | 第44-68页 | 
| 4.1 模拟对象的选择 | 第44-46页 | 
| 4.1.1 储罐区分布 | 第44页 | 
| 4.1.2 五号罐组 | 第44-46页 | 
| 4.1.3 模拟对象 | 第46页 | 
| 4.2 基于FLUENT的物质泄漏数值模拟 | 第46-51页 | 
| 4.2.1 Fluent软件 | 第46-47页 | 
| 4.2.2 物质泄漏计算模型 | 第47-48页 | 
| 4.2.3 泄漏分布 | 第48-49页 | 
| 4.2.4 泄漏过程 | 第49-50页 | 
| 4.2.5 泄漏速度 | 第50-51页 | 
| 4.3 基于ALOHA的事故后果数值模拟 | 第51-67页 | 
| 4.3.1 ALOHA模拟软件 | 第51-52页 | 
| 4.3.2 苯储罐泄漏事故模拟 | 第52-54页 | 
| 4.3.3 人员中毒事故 | 第54-61页 | 
| 4.3.4 蒸气云闪火 | 第61-63页 | 
| 4.3.5 蒸气云爆炸事故 | 第63-65页 | 
| 4.3.6 池火灾 | 第65-67页 | 
| 4.3.7 BLEVE事故 | 第6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5 泄漏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提出 | 第68-80页 | 
| 5.1 苯的危害性 | 第68-70页 | 
| 5.1.1 苯的理化特性 | 第68-69页 | 
| 5.1.2 苯储罐事故特点 | 第69-70页 | 
| 5.2 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 第70-76页 | 
| 5.2.1 事故树分析法 | 第70-71页 | 
| 5.2.2 编制事故树 | 第71-73页 | 
| 5.2.3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求值 | 第73-76页 | 
| 5.3 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 第76-77页 | 
| 5.4 苯泄露事故应急救援 | 第77-78页 | 
| 5.5 本章小节 | 第78-8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