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章 文本中文化变异的探析 | 第19-35页 |
第一节 《檀香刑》中对酷刑的叙述 | 第19-24页 |
一、酷刑“阎王闩”——专惩有眼无珠之辈 | 第19-20页 |
二、酷刑“腰斩”——惩治盗取皇家银库库丁 | 第20-21页 |
三、酷刑“凌迟”——惩治以下犯上,大逆不道者 | 第21-22页 |
四、酷刑之首——惊天动地檀香刑 | 第22-24页 |
第二节:莫言笔下的那些看客们 | 第24-27页 |
第三节 滥施酷刑是正统文化的变异 | 第27-31页 |
一、封建社会中酷刑的功能 | 第27-29页 |
二、过度推崇酷刑是政治文化的变异 | 第29-31页 |
第四节 乡野文化——正统文化的变异 | 第31-35页 |
第二章 文化变异中的人物形象 | 第35-49页 |
第一节 文化中的人与小说人物 | 第35-38页 |
一、文化中的人 | 第35页 |
二、文化塑造人 | 第35-37页 |
三、人的文化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变异文化塑造出的文本主人公 | 第38-49页 |
一、酷刑文化塑造的“杀人机器”——赵甲 | 第38-42页 |
二、民间文化塑造的失败英雄——孙丙 | 第42-44页 |
三、乡野文化培育的豪放女子——孙眉娘 | 第44-46页 |
四、清末官场文化建构的双重人格——钱丁 | 第46-49页 |
第三章 《檀香刑》文本的叙事策略和对隐含读者的要求 | 第49-61页 |
第一节 《檀香刑》文本叙事策略 | 第49-54页 |
一、传统的民间叙事结构与方式 | 第50-52页 |
二、化用现代叙事手法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檀香刑》对隐含读者的要求 | 第54-56页 |
第三节 《檀香刑》对隐含读者的构想 | 第56-61页 |
一、复调式多声部叙事方式期待独立思考的读者 | 第56-58页 |
二、能够理性思考中国酷刑文化的读者 | 第58-61页 |
结语:传统文化中的“变”与“不变”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