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中国论文

论罗家伦史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7页
    一、研究罗家伦史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第9-11页
    二、罗家伦史学研究现状的回顾和继续研究的空间第11-15页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一章 罗家伦史学之缘起第17-28页
    第一节 早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生活第17-20页
        一、家庭教育第17-19页
        二、学校生活第19-20页
    第二节 思想渊源第20-28页
        一、“五四”运动的切身感受第20-23页
        二、文化导师的感召第23-25页
        三、兰克史学的影响第25-28页
第二章 罗家伦史学理论与实践第28-51页
    第一节“做近代的人,必须研究近代史”第28-31页
        一、中国近代史“最值得研究”第29页
        二、研究近代史是“实际的需要”第29-30页
        三、弥补国家史料保存之不足第30-31页
    第二节“为中国写一部科学的历史”第31-36页
        一、科学的编撰计划第31-32页
        二、科学的搜集整理史料第32-34页
        三、科学的研究方法第34-36页
    第三节“历史研究法只是史料研究法”第36-45页
        一、搜集保存近代史料第37-40页
        二、整理编印民国及国民党史料第40-45页
    第四节“对于国家辞不了的义务”第45-51页
第三章 罗家伦在后世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第51-68页
    第一节 开拓之功得到后世肯定第51-55页
        一、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开山者第51-52页
        二、清华史学近代化的开拓者第52-55页
    第二节 提携同领域学人传为美谈第55-60页
        一、聘请蒋廷黻第55-57页
        二、提携郭廷以第57-58页
        三、训练台湾学人第58-60页
    第三节 史料贡献——被广泛引用与评论第60-64页
        一、罗家伦编撰的文献成为基础史料第60-61页
        二、其回忆文献成为重要参考第61-62页
        三、他的经历和主张成为研究依据第62-64页
        四、个人收藏成为历史见证第64页
    第四节 发生在罗家伦身上的争议第64-68页
        一、罗家伦的抗战观第64-65页
        二、民族观念第65页
        三、“五四”观第65-66页
        四、罗氏的史政管理第66-68页
小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省中职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下一篇: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