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 1.2 超导材料的特性 | 第12-15页 |
| 1.2.1 零电阻与超导转变温度 | 第12页 |
| 1.2.2 临界电流和临界磁场 | 第12页 |
| 1.2.3 临界温度、临界电流与临界磁场的关系 | 第12-14页 |
| 1.2.4 迈斯纳效应 | 第14页 |
| 1.2.5 第Ⅰ类超导体和第Ⅱ类超导体 | 第14-15页 |
| 1.3 超导磁体技术及其应用 | 第15-20页 |
| 1.3.1 超导磁体在电力领域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1.3.2 超导磁体在大型科学工程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1.3.3 超导磁体在交通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 1.3.4 超导磁体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第20页 |
| 1.4 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 | 第20-21页 |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4页 |
| 1.5.1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实验原理和设备 | 第24-29页 |
| 2.1 南京柯德氦制冷机的应用原理 | 第24-26页 |
| 2.1.1 KDE415型制冷机的组成及结构 | 第24-25页 |
| 2.1.2 KDE415型制冷机的循环原理 | 第25-26页 |
| 2.1.3 KDE415型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 第26页 |
| 2.2 铑铁电阻和半导体二极管测温原理 | 第26-27页 |
| 2.2.1 低温铑铁电阻温度计 | 第26-27页 |
| 2.2.2 P-N结二极管 | 第27页 |
| 2.3 传导冷却 | 第27-28页 |
| 2.4 真空检漏技术 | 第28-29页 |
| 第3章 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电阻网络模型的建立和数值分析 | 第29-38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等效电路模型 | 第29-30页 |
| 3.3 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结构图 | 第30-31页 |
| 3.4 模拟软件 | 第31-33页 |
| 3.4.1 模拟软件的介绍 | 第31-32页 |
| 3.4.2 Altium Designer软件的有效性验证 | 第32-33页 |
| 3.5 模拟计算和实验的结果讨论 | 第33-37页 |
| 3.5.1 总层数是奇数时,等效总电阻的变化趋势 | 第33-36页 |
| 3.5.2 总层数是偶数时,等效总电阻的变化趋势 | 第36-3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制备和性能检测 | 第38-59页 |
| 4.1 低温系统真空环境的检测 | 第38-40页 |
| 4.2 温度计的校准 | 第40-44页 |
| 4.2.1 温度计参数 | 第40-41页 |
| 4.2.2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 4.2.3 2013温度计校准 | 第43-44页 |
| 4.3 NbTi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制备和测试分析 | 第44-51页 |
| 4.3.1 NbTi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制备 | 第44-46页 |
| 4.3.2 NbTi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电阻测量 | 第46-47页 |
| 4.3.3 NbTi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励磁退磁测试结果 | 第47-50页 |
| 4.3.4 NbTi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励磁退磁电压延迟 | 第50-51页 |
| 4.4 部分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制备和测试分析 | 第51-57页 |
| 4.4.1 部分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结构和参数 | 第51-52页 |
| 4.4.2 部分无绝缘超导磁体线圈的降温过程 | 第52-57页 |
| 4.4.3 部分无绝缘线圈的励磁退磁测试 | 第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