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子午线轮胎简介及其内部缺陷 | 第12-14页 |
1.2.1 简介 | 第12-13页 |
1.2.2 子午线轮胎内部常见缺陷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X射线轮胎检测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X射线成像原理及图像质量评价 | 第18-26页 |
2.1 X射线成像原理 | 第18-22页 |
2.1.1 X射线的产生及其特性 | 第18-19页 |
2.1.2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9-21页 |
2.1.3 射线的强度衰减 | 第21-22页 |
2.2 X射线探伤原理 | 第22-23页 |
2.3 X射线实时检测图像质量特性 | 第23-25页 |
2.3.1 图像的清晰度 | 第23-24页 |
2.3.2 图像的分辨率 | 第24-25页 |
2.3.3 图像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图像分辨率的途径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X射线轮胎检测图像的预处理 | 第26-43页 |
3.1 子午线轮胎内部缺陷的分类策略 | 第26-28页 |
3.2 轮胎X射线图像预处理 | 第28-42页 |
3.2.1 X射线图像噪声与降噪 | 第28-37页 |
3.2.2 图像增强 | 第37-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X射线轮胎检测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 第43-56页 |
4.1 小波多尺度分析 | 第43-44页 |
4.2 图像的边缘检测 | 第44-48页 |
4.2.1 梯度算子法 | 第44-46页 |
4.2.2 拉普拉斯高斯算子 | 第46-47页 |
4.2.3 Canny边缘检测算子 | 第47-48页 |
4.3 基于小波分解模极大值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原理 | 第48-54页 |
4.3.1 小波模极大值多尺度边缘检测原理 | 第48-51页 |
4.3.2 二维图像小波分解原理 | 第51-52页 |
4.3.3 多尺度下的阈值确定 | 第52-54页 |
4.3.4 多尺度边缘融合 | 第54页 |
4.4 基于小波分解模极大值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实现步骤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6-69页 |
5.1 不加噪声的缺陷图像处理结果比较 | 第56-62页 |
5.2 加噪声的缺陷图像结果比较 | 第62-65页 |
5.3 模拟实验介绍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