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4-27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4页
    二、既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24页
    三、研究方法第24-25页
    四、论证架构第25-27页
第一章 法治视野下的党内法规第27-42页
    一、“党内法规”概念的界定标准第27-29页
    二、“党内法规的”性质:自成一体第29-34页
    三、“党内法规”的要素构成第34-39页
        (一)形式逻辑与历史正义第35-36页
        (二)程序之治与个殊关怀第36-38页
        (三)文本稳定性与运动式治理第38-39页
    四、法治视野下党内法规的建构第39-42页
        (一)正当程序第40页
        (二)党内特定制定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第40-41页
        (三)政治惯例第41-42页
第二章 党内法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第42-67页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党内法规第42-50页
        (一)党章第42-44页
        (二)党的组织制度第44-46页
        (三)党的宣传教育制度第46页
        (四)党的纪律制度第46-47页
        (五)党的军事制度第47页
        (六)党的领导制度第47-48页
        (七)其他制度第48-49页
        (八)这一时期党内法规建设的特点第49-50页
    二、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的党内法规(1949-1978 年)第50-52页
        (一)党章第50-51页
        (二)确立了党对国家的一元化领导制度第51-52页
        (三)建立和完善了组织制度第52页
        (四)建立了党内监督制度第52页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期间的党内法规(1978—2012 年)第52-60页
        (一)党章第54页
        (二)党的领导制度进一步健全第54页
        (三)党的组织制度不断完善第54-55页
        (四)突出强化了干部管理第55-56页
        (五)建立了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第56-57页
        (六)加强了作风建设第57-58页
        (七)开展了党内法规的执行力建设第58页
        (八)强化了党内监督第58-59页
        (九)启动了党内法规规范化建设第59-60页
        (十)这一时期党内法规建设的特点第60页
    四、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党内法规(2013 年—至今)第60-67页
        (一)党章第61-62页
        (二)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法规不断健全第62页
        (三)党的自身建设法规进一步完善第62-64页
        (四)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进一步完善第64页
        (五)保障性党内法规进一步完善第64-67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功能与作用第67-83页
    一、从卡理斯玛到制度性法理第67-71页
    二、党内法规在党内治理中的作用第71-77页
        (一)规范党内权力的配置和运作第72-73页
        (二)规范党内民主第73-75页
        (三)保障党员权利第75-76页
        (四)规范党内责任追究第76-77页
    三、党内法规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第77-83页
        (一)保障和规范党的科学执政第77-78页
        (二)调整和规范党组织与国家机关横向和纵向关系第78-80页
        (三)调整与规范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第80-81页
        (四)调整与规范党组织与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第81-83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体系与结构第83-95页
    一、党内法规体系释义第83-90页
        (一)党内法规体系的含义第83-85页
        (二)党内法规体系的特征第85页
        (三)形成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意义第85-86页
        (四)党内法规体系的建构目标第86-90页
    二、党内法规体系的结构第90-95页
        (一)调整领域的分类第90-92页
        (二)效力层级的分类第92-95页
第五章 党内法规的运行与实施机制第95-111页
    一、党内法规的制定机制第95-102页
        (一)党内法规制定的原则第95-96页
        (二)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第96-97页
        (三)党内法规的制定程序第97-102页
    二、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机制第102-103页
    三、党内法规的监督机制第103-111页
        (一)党内法规监督的体制第104页
        (二)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第104-105页
        (三)执纪问责机制第105-107页
        (四)申诉处理机制第107-109页
        (五)党内法规的保障机制第109-111页
第六章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第111-129页
    一、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第111-117页
        (一)党章与宪法第111-114页
        (二)党内法规的要求严于国家法律第114-116页
        (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内容上的差异第116-117页
    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制定衔接机制第117-122页
        (一)党领导立法第118-119页
        (二)党内法规的“先行先试”第119-120页
        (三)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第120-122页
    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执行互动衔接机制第122-126页
        (一)党的高位推动模式第123-124页
        (二)合署办公的基本形式第124-125页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第125-126页
    四、党内法规责任与法律责任追究过程中的衔接第126-129页
        (一)案件移送程序第127页
        (二)证据转化问题第127-128页
        (三)责任竞合处理第128-129页
第七章 党内法规运行与实施机制的完善第129-137页
    一、党内法规运行与实施机制的不足及原因分析第129-132页
        (一)党内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第129-130页
        (二)党内法规的执行力不够第130-132页
        (三)党内法规的实施与国家法律保持协调一致性不够第132页
    二、党内法规运行与实施机制的改良与完善第132-137页
        (一)完善党内法规的生成机制第132-135页
        (二)完善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机制第135页
        (三)完善党内法规的监督机制第135-136页
        (四)完善党内法规的保障机制第136-137页
结语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1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151-152页
后记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当代中国城市道路通行权
下一篇:中国商会模式与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