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地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化时域算法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成层场地地震波传播理论 | 第12-14页 |
1.2.2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传播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深海地基场地地震动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内波的传播 | 第18-20页 |
2.1.1 波动方程的建立 | 第18-19页 |
2.1.2 应力位移场 | 第19-20页 |
2.2 单相介质内波的传播 | 第20-21页 |
2.3 理想流体内波的传播 | 第21页 |
2.4 人工边界 | 第21-25页 |
2.4.1 平面波解 | 第22页 |
2.4.2 吸收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2.4.3 输入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2.4.4 人工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深海地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化有限元方法 | 第26-50页 |
3.1 计算模型 | 第26页 |
3.2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内一维化显式有限元方法 | 第26-34页 |
3.2.1 空间一维化 | 第27-29页 |
3.2.2 有限元离散 | 第29-34页 |
3.3 理想流体内一维化显式有限元方法 | 第34-37页 |
3.3.1 有限元离散 | 第34-36页 |
3.3.2 空间一维化 | 第36-37页 |
3.4 组装成整体有限元方程 | 第37-46页 |
3.4.1 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3.4.2 对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单元有限元方程处理 | 第38-40页 |
3.4.3 对理想流体介质单元有限元方程处理 | 第40-42页 |
3.4.4 叠加为整体有限元方程 | 第42-46页 |
3.5 节点动力反应的显式表达 | 第46-48页 |
3.5.1 节点位移的显式表达 | 第46-47页 |
3.5.2 节点速度的显式表达 | 第47-48页 |
3.5.3 节点加速度的显式表达 | 第48页 |
3.6 应力计算 | 第48-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深海地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一维化时域算法的验证 | 第50-66页 |
4.1 解析解的求解过程 | 第50-54页 |
4.1.1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的解 | 第50-51页 |
4.1.2 波场分析 | 第51-53页 |
4.1.3 解析解的求解 | 第53-54页 |
4.2 算例验证 | 第54-64页 |
4.2.1 地震波输入 | 第55-57页 |
4.2.2 饱和土单覆盖层场地1 | 第57-58页 |
4.2.3 饱和土单覆盖层场地2 | 第58-60页 |
4.2.4 深海地基场地 | 第60-62页 |
4.2.5 深海成层地基场地 | 第62-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深海地基地震响应分析 | 第66-80页 |
5.1 算例计算 | 第66页 |
5.2 水深变化对位移峰值的影响 | 第66-69页 |
5.2.1 对土骨架竖向位移峰值的影响 | 第66-68页 |
5.2.2 对土骨架水平向位移峰值的影响 | 第68-69页 |
5.3 水深变化对位移加速度峰值的影响 | 第69-72页 |
5.3.1 对土骨架竖向位移加速度峰值的影响 | 第69-71页 |
5.3.2 对土骨架水平向位移加速度峰值的影响 | 第71-72页 |
5.4 水深变化对应力峰值的影响 | 第72-78页 |
5.4.1 对土骨架竖向正应力峰值的影响 | 第72-74页 |
5.4.2 对土骨架水平向正应力峰值的影响 | 第74-75页 |
5.4.3 对土骨架剪应力峰值的影响 | 第75-77页 |
5.4.4 对孔隙水压力峰值的影响 | 第77-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9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