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高岭土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丙烷氧化脱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5页
    1.1 高岭土结构与性能第10-11页
    1.2 高岭土的改性方法第11-12页
    1.3 高岭土的应用第12-14页
        1.3.1 在橡胶中的应用第12页
        1.3.2 在涂料中的应用第12-13页
        1.3.3 造纸中的应用第13页
        1.3.4 多孔泡沫材料第13页
        1.3.5 催化剂方面的应用第13-14页
    1.4 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及其催化剂第14-17页
        1.4.1 钒基催化剂体系第15-16页
        1.4.2 镍基催化剂体系第16-17页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7页
    1.6 本论文的设计第17页
    参考文献第17-25页
2 实验部分第25-30页
    2.1 原料与试剂第25-26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2.2.1 高岭土的处理第26页
        2.2.2 改性高岭土的制备第26页
        2.2.3 V_2O_5/改性高岭土催化剂的制备第26页
        2.2.4 NiO/改性高岭土催化剂的制备第26页
        2.2.5 高岭土负载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7-28页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第27页
        2.3.2 N_2吸附-脱附(N_2-adsorption/desorption)第27页
        2.3.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第27页
        2.3.4 电导性能测试第27-28页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8页
        2.3.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3-TPD)第28页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8-30页
3 V_2O_5/改性高岭土催化剂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第30-44页
    3.1 高岭土的处理第31-32页
    3.2 催化剂的相关物性表征第32-39页
        3.2.1 V_2O_5/改性高岭土催化剂的XRD分析第32-33页
        3.2.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第33-34页
        3.2.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第34-35页
        3.2.4 NH_3-TPD分析第35页
        3.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5-38页
        3.2.6 催化剂的电导性能测试第38-39页
    3.3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第39-41页
        3.3.1 V_2O_5/改性高岭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3.3.2 焙烧温度对V_2O_5/改性高岭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第40-41页
        3.3.3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第41页
    3.4 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4 NiO/改性高岭土催化剂的丙烷氧化脱氢的催化性能第44-51页
    4.1 NiO/改性高岭土催化剂的表征第44-48页
        4.1.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44-45页
        4.1.2 H_2-TPR分析第45-46页
        4.1.3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第46-47页
        4.1.4 电导测试第47-48页
    4.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8页
    4.3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第48-49页
    4.4 小结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5 高岭土负载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丙烷氧化脱氢性能第51-62页
    5.1 高岭土负载Ni-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第52-56页
        5.1.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2页
        5.1.2 N_2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第52-53页
        5.1.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第53-54页
        5.1.4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54-56页
    5.2 高岭土负载Ni-Cr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第56-59页
        5.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6-57页
        5.2.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第57页
        5.2.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第57-58页
        5.2.4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58-59页
    5.3 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本教育下四年级小学生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下一篇:UV/H2O2/草酸高铁铵体系中典型染料的快速降解和降解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