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基于代码直接生成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12页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第9-10页
        1.2.1 永磁同步电机VVVF控制第9页
        1.2.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第9页
        1.2.3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第9-10页
    1.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2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及模型分析第12-31页
    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分析第12-13页
    2.2 面装式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方程第13-20页
        2.2.1 定子磁链和电压矢量方程第13-17页
        2.2.2 电磁转矩矢量方程第17-18页
        2.2.3 坐标变换第18-20页
        2.2.4 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0页
    2.3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第20-28页
        2.3.1 SVPWM工作原理第21-24页
        2.3.2 电压空间矢量的合成第24-26页
        2.3.3 SVPWM的生成第26-28页
    2.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式第28-29页
    2.5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框图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建模及分析第31-40页
    3.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第31-32页
    3.2 仿真模块设计第32-35页
        3.2.1 电压电流坐标变换模块第32页
        3.2.2 扇区判断模块第32-33页
        3.2.3 作用时间计算模块第33-34页
        3.2.4 作用时间插入模块第34页
        3.2.5 PWM波的产生第34-35页
        3.2.6 电机与逆变器模块的建模和仿真第35页
    3.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35-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40-55页
    4.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组成第40页
    4.2 主控制板设计第40-43页
        4.2.1 DSP2812最小控制系统第40-41页
        4.2.2 总线收发电路与扩展接口第41-43页
        4.2.3 电压转换芯片第43页
    4.3 功率主电路设计第43-49页
        4.3.1 整流滤波电路第43-44页
        4.3.2 逆变电路元件选型第44-46页
        4.3.3 IPM逆变电路设计第46-49页
        4.3.4 光耦隔离电路第49页
    4.4 检测电路设计第49-51页
    4.5 保护电路第51-52页
    4.6 电机转速检测电路设计第52页
    4.7 开关电源的设计第52-54页
    4.8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基于代码直接生成的系统软件设计第55-71页
    5.1 矢量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第55-57页
        5.1.1 DSP程序开发流程第55-56页
        5.1.2 软件开发工具以及通讯接口第56-57页
    5.2 系统软件主程序设计第57-59页
    5.3 中断服务子程序第59-66页
        5.3.1 电流电压采集与转换第61-62页
        5.3.2 位置计算模块第62-63页
        5.3.3 PI调节器模块第63-64页
        5.3.4 PWM波生成模块第64-66页
    5.4 转速计算第66-67页
    5.5 软件保护程序第67-68页
    5.6 代码直接生成第68-69页
    5.7 在硬件平台上的测试结果第69-70页
    5.8 本章小结第70-71页
6 总结第71-72页
7 展望第72-73页
8 参考文献第73-78页
9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V10635的车载高清全景成像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植物病害监测与识别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