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高浓度CO2调控表皮蜡质合成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24页
    1.1 植物表皮蜡质的功能第10-13页
        1.1.1 控制植物与环境间的水分交换第10-11页
        1.1.2 抵抗病虫害第11-12页
        1.1.3 抵抗紫外线辐射第12-13页
        1.1.4 表皮蜡质的其他作用第13页
    1.2 植物表皮蜡质的生物合成、运输及调控第13-21页
        1.2.1 表皮蜡质的生物合成第16-18页
        1.2.2 表皮蜡质的运转第18-20页
        1.2.3 表皮蜡质合成的转录调控、转录后和翻译后调控第20-21页
    1.3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蜡质合成的影响第21-22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40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7页
        2.1.1 植物材料第24页
        2.1.2 菌株与载体第24-26页
            2.1.2.1 菌株第24页
            2.1.2.2 载体第24-26页
        2.1.3 主要试剂第26页
        2.1.4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40页
        2.2.1 拟南芥种植及转录组测序材料取材第27-28页
        2.2.2 拟南芥总RNA提取第28-29页
        2.2.3 逆转录:cDNA的合成第29-30页
        2.2.4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qRT-PCR)第30页
        2.2.5 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第30-31页
        2.2.6 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第31-34页
            2.2.6.1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第31-33页
            2.2.6.2 根瘤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第33-34页
        2.2.7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第34-35页
        2.2.8 气相色谱分析植物表皮蜡质第35页
            2.2.8.1 拟南芥表皮蜡质的提取第35页
            2.2.8.2 拟南芥表皮蜡质的分析第35页
        2.2.9 转基因材料鉴定第35-37页
            2.2.9.1 T1代转基因株系筛选第35-36页
            2.2.9.2 阳性苗鉴定第36-37页
        2.2.10 凝胶回收和质粒抽提第37-40页
            2.2.10.1 凝胶回收第37-38页
            2.2.10.2 质粒抽提第38-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62页
    3.1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影响蜡质成分及含量第40-42页
    3.2 高浓度二氧化碳抑制烷烃合成的分子机制探讨第42-57页
        3.2.1 转录组测序的质量控制分析第43-46页
            3.2.1.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第43页
            3.2.1.2 参考序列对比分析第43页
            3.2.1.3 基因功能注释第43-45页
            3.2.1.4 样品间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3.2.1.5 差异表达分析第46页
        3.2.2 高浓度二氧化碳调控叶片基因表达的分析第46-47页
        3.2.3 高浓度二氧化碳调控蜡质基因表达的分析第47-50页
        3.2.4 拟南芥叶片下表皮蜡质合成相关基因分析第50-57页
    3.3 SPL13对表皮蜡质合成的影响第57-62页
        3.3.1 过量表达SPL13影响表皮蜡质第57页
        3.3.2 转基因株系的构建第57-62页
4 讨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附录第74-7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褪黑素和细胞分裂素互作调控拟南芥主根生长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VaWRKY55在山葡萄低温和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