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军事技术论文--武器、军用器材论文--海军武器论文--各种舰艇论文

支持两栖兵力投送的船坞登陆舰装载方案建模分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需求映射相关方法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船舶装载方案规划相关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文献综述小结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章节结构第15-18页
2 船坞登陆舰装载方案的建模分析理论及其总体支持框架第18-28页
    2.1 船坞登陆舰装载方案建模的重点难点分析第18-19页
        2.1.1 装载方案的作战针对性不强第18页
        2.1.2 装载方案的多目标需求第18-19页
        2.1.3 缺乏对方案支持能力影响因素权重的评估方法第19页
    2.2 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第19-21页
        2.2.1 QFD的含义第19页
        2.2.2 QFD的三种模式第19-20页
        2.2.3 质量屋(HOQ)结构第20-21页
    2.3 多目标规划理论第21-24页
        2.3.1 多目标规划模型第21-22页
        2.3.2 模型求解方法第22-24页
    2.4 指标权重评估方法第24-26页
        2.4.1 德尔菲法第24页
        2.4.2 层次分析法第24-25页
        2.4.3 熵值法第25页
        2.4.4 评估方法比较分析第25-26页
    2.5 方案建模的总体支持框架第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8页
3 作战需求至两栖兵力装载规划环节的映射第28-38页
    3.1 兵力需求至兵力装载规划环节的映射第28-29页
        3.1.1 兵力规模需求的映射第28-29页
        3.1.2 兵力成建制需求的映射第29页
    3.2 作战任务需求至兵力装载规划环节的映射第29-37页
        3.2.1 映射方法分析第29-30页
        3.2.2 基于两阶段HOQ的需求映射步骤第30-31页
        3.2.3 作战任务需求到作战能力需求的映射第31-34页
        3.2.4 作战能力需求到基本单元属性需求的映射第34-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船坞登陆舰装载方案分析与建模第38-58页
    4.1 装载方案对两栖兵力投送支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8-42页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8页
        4.1.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第38-39页
        4.1.3 评价指标分析第39-41页
        4.1.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41-42页
    4.2 基于TFN-AHP的指标权重评估第42-50页
        4.2.1 模糊理论及三角模糊数第42-44页
        4.2.2 基于TFN-AHP的指标权重评估步骤第44-47页
        4.2.3 两栖兵力投送支持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估第47-50页
    4.3 船坞登陆舰装载方案模型的构建第50-56页
        4.3.1 装载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分析第50-53页
        4.3.2 模型假设第53-54页
        4.3.3 模型相关参数第54-55页
        4.3.4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案例分析第58-68页
    5.1 案例描述第58页
        5.1.1 背景想定第58页
        5.1.2 船坞登陆舰具体参数第58页
    5.2 作战需求至兵力装载规划环节的映射第58-61页
        5.2.1 兵力需求映射第58-60页
        5.2.2 作战任务需求映射第60-61页
    5.3 船坞登陆舰装载方案生成第61-62页
    5.4 船坞登陆舰装载方案分析第62-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全文总结第68页
    6.2 研究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容量双馈风电场送出线路差动保护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滑模控制的微电网稳定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