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轴系振动的形式、发展现状及危害 | 第11-13页 |
1.2.1 轴系扭转振动 | 第11-12页 |
1.2.2 轴系纵向振动 | 第12-13页 |
1.2.3 轴系横向振动 | 第13页 |
1.3 轴系振动控制技术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模型描述及激振力分析 | 第16-29页 |
2.1 液压马达模型描述 | 第16-18页 |
2.1.1 模型描述 | 第16页 |
2.1.2 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2.2 液压缸内液压油压力产生的激振力分析计算 | 第18-21页 |
2.3 运动部件惯性力产生的激振力分析计算 | 第21-26页 |
2.3.1 往复惯性力分析计算 | 第22-25页 |
2.3.2 离心惯性力分析计算 | 第25-26页 |
2.4 运动部件重力产生的激振力分析计算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主轴振动及计算方法 | 第29-44页 |
3.1 转动惯量计算 | 第29-31页 |
3.1.1 旋转运动件的转动惯量计算 | 第29页 |
3.1.2 往复运动件的等效转动惯量计算 | 第29-31页 |
3.1.3 液压马达单个液压缸组件的总转动惯量计算 | 第31页 |
3.2 刚度计算 | 第31-34页 |
3.2.1 扭转刚度的计算 | 第31-33页 |
3.2.2 纵向刚度计算 | 第33-34页 |
3.2.3 串联和并联轴的刚度 | 第34页 |
3.3 扭转振动 | 第34-38页 |
3.3.1 主轴扭转振动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3.3.2 自由振动 | 第35-36页 |
3.3.3 扭转振动中的滚振 | 第36-37页 |
3.3.4 受迫振动 | 第37-38页 |
3.4 纵向振动 | 第38-39页 |
3.4.1 主轴纵向振动简化模型 | 第38页 |
3.4.2 自由振动 | 第38页 |
3.4.3 受迫振动 | 第38-39页 |
3.5 Holzer法计算固有频率与相应振型 | 第39-43页 |
3.5.1 计算步骤 | 第39-40页 |
3.5.2 角位移幅值计算 | 第40页 |
3.5.3 试算频率的选取与计算精度 | 第40-41页 |
3.5.4 Holzer表计算一阶扭转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三维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 | 第44-62页 |
4.1.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 | 第44页 |
4.2 模态分析 | 第44-46页 |
4.2.1 模态分析原理 | 第45页 |
4.2.2 固有频率 | 第45-46页 |
4.2.3 固有振型 | 第46页 |
4.3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偏心轴模态分析 | 第46-51页 |
4.3.1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偏心轴三维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4.3.2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偏心轮自由模态仿真分析 | 第47-51页 |
4.4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连杆模态分析 | 第51-57页 |
4.4.1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连杆三维模型建立 | 第51-53页 |
4.4.2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螺栓预紧力计算 | 第53-54页 |
4.4.3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连杆预应力模态分析 | 第54-57页 |
4.5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活塞模态分析 | 第57-61页 |
4.5.1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活塞三维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4.5.2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活塞模态分析 | 第58-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直线型活塞连杆液压马达振动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62-74页 |
5.1 液压马达主轴振动的响应特性 | 第62-66页 |
5.1.1 约束模态 | 第62-63页 |
5.1.2 振动响应 | 第63-66页 |
5.2 主轴承对液压马达主轴振动的影响 | 第66-73页 |
5.2.1 主轴承宽度对主轴振动的影响 | 第66-70页 |
5.2.2 主轴承间距对主轴振动的影响 | 第70-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