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2-14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31页 |
·农用地整理潜力研究动态 | 第20-25页 |
·建设用地整理研究动态 | 第25-30页 |
·文献述评 | 第30-31页 |
3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内涵界定 | 第31-34页 |
·国外对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内涵界定 | 第31-32页 |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内涵界定 | 第32-33页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内涵界定 | 第33-34页 |
4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动态分析——以寿光市为例 | 第34-52页 |
·寿光市概况 | 第34页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评价指标确立 | 第34-35页 |
·各指标的动态预测 | 第35-48页 |
·指标标准化 | 第48页 |
·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48-51页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值 | 第51-52页 |
5 比较研究 | 第52-58页 |
·传统方法研究 | 第52-55页 |
·比较研究——以寿光市稻田镇为例 | 第55-58页 |
6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转化策略 | 第58-63页 |
·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 第58-59页 |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新农村建设 | 第59-60页 |
·加快城镇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60-61页 |
·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和监管力度 | 第61-63页 |
7 结论 | 第63-65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3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