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1 突发事件 | 第19页 |
2.1.2 高校突发事件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危机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风险社会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高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研究 | 第23-30页 |
3.1 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 第23-24页 |
3.2 高校突发事件形势及学生应对现状 | 第24-26页 |
3.3 高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3.3.1 主观方面 | 第27-28页 |
3.3.2 客观方面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高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困境分析 | 第30-36页 |
4.1 学生主体角度分析 | 第30-32页 |
4.1.1 危机观念淡薄,忽视高校突发事件危险因素 | 第30页 |
4.1.2 应急宣传教育滞后,缺乏应急知识与技能 | 第30-31页 |
4.1.3 应急心理教育缺失,心理危机干预缺位 | 第31-32页 |
4.2 客观环境角度分析 | 第32-36页 |
4.2.1 应急物资保障不足,缺乏必备应急物资 | 第32-33页 |
4.2.2 应急信息保障落后,信息分析研判水平较低 | 第33-34页 |
4.2.3 应急沟通欠缺,信息发布渠道不畅 | 第34-35页 |
4.2.4 应对处置方案脱离实际,应急演练流于形式 | 第35-36页 |
第五章 高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36-39页 |
5.1 制度构建与完善是根本牵引力 | 第36-37页 |
5.2 自身素质提升是内生动力 | 第37-38页 |
5.3 保障条件建设是外在助推力 | 第38-39页 |
第六章 提升高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性建议 | 第39-48页 |
6.1 高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宏观制度建设 | 第39-41页 |
6.1.1 建立完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 | 第39-40页 |
6.1.2 明确建立多主体防控责任体系 | 第40-41页 |
6.2 基于风险识别—教育的提升路径 | 第41-44页 |
6.2.1 培养危机意识,开展突发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 第42页 |
6.2.2 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知识与技能 | 第42-43页 |
6.2.3 加强应急心理教育,强化危机心理干预 | 第43-44页 |
6.3 基于风险防控—保障建设的提升路径 | 第44-48页 |
6.3.1 健全应急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急救站 | 第44-45页 |
6.3.2 重视应急信息保障,提升分析研判水平 | 第45-46页 |
6.3.3 建立应急沟通桥梁,畅通信息发布渠道 | 第46-47页 |
6.3.4 完善应对处置方案,加强应急实战演练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关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对的调查问卷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