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1.1 荧光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1.2 荧光探针分子及其结构组成 | 第11-12页 |
1.3 荧光分子探针的识别机理 | 第12-15页 |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 第12-13页 |
1.3.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第13页 |
1.3.3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 第13-14页 |
1.3.4 其他类型的机理 | 第14-15页 |
1.4 席夫碱 | 第15-29页 |
1.4.1 席夫碱的概述及其用途 | 第15页 |
1.4.2 席夫碱型荧光探针 | 第15-29页 |
1.4.2.1 席夫碱型Zn~(2+)荧光探针 | 第16-19页 |
1.4.2.2 席夫碱型Cu~(2+)荧光探针 | 第19-21页 |
1.4.2.3 席夫碱型Hg~(2+)荧光探针 | 第21-23页 |
1.4.2.4 席夫碱型Al~(3+)荧光探针 | 第23-25页 |
1.4.2.5 席夫碱型Cr~(3+)荧光探针 | 第25-27页 |
1.4.2.6 其他席夫碱型离子荧光探针 | 第27-29页 |
1.5 本课题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罗丹明类席夫碱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Fe~(3+)的检测 | 第31-60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2.2.1 仪器 | 第31页 |
2.2.2 试剂 | 第31-32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2-38页 |
2.3.1 探针R1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35页 |
2.3.2 探针R2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页 |
2.3.3 探针R3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6页 |
2.3.4 探针R4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37页 |
2.3.5 探针R5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38页 |
2.4 探针光谱性能测定 | 第38页 |
2.4.1 金属离子溶液的配制 | 第38页 |
2.4.2 探针溶液的配制 | 第38页 |
2.4.3 探针性质的测定 | 第38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8-58页 |
2.5.1 探针R1的光谱性质 | 第38-43页 |
2.5.2 探针R2的光谱性质 | 第43-47页 |
2.5.3 探针R3的光谱性质 | 第47-49页 |
2.5.4 探针R4的光谱性质 | 第49-53页 |
2.5.5 探针R5的光谱性质 | 第53-58页 |
2.6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噻唑类席夫碱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Cd~(2+)、Fe~(3+)的识别研究 | 第60-76页 |
3.1 引言 | 第60-61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61页 |
3.2.1 仪器 | 第61页 |
3.2.2 试剂 | 第61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3.3.1 探针R6的合成与表征 | 第62-63页 |
3.3.2 探针R7的合成与表征 | 第63页 |
3.4 探针光谱性能测定 | 第63-64页 |
3.4.1 离子溶液的配制 | 第63页 |
3.4.2 探针溶液的配制 | 第63-64页 |
3.4.3 探针性质的测定 | 第64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64-75页 |
3.5.1 探针R6的光谱性质 | 第64-71页 |
3.5.2 探针R7的光谱性质 | 第71-75页 |
3.6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7页 |
附录 | 第87-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