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新型组合柱的研究 | 第13页 |
1.2.2 FRP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 | 第13-16页 |
1.2.3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 | 第16页 |
1.2.4 FRP-混凝土-钢管组合柱的研究 | 第16-20页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3.1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2 FRP-混凝土-钢管组合方柱轴心受压试验概况 | 第27-37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试件设计 | 第27-30页 |
2.2.1 试验参数设计 | 第27-29页 |
2.2.2 试验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 第29-30页 |
2.3 试件制作 | 第30-32页 |
2.3.1 组合方柱 | 第30-32页 |
2.3.2 组合圆柱 | 第32页 |
2.4 试验加载、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 | 第32-34页 |
2.4.1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32-33页 |
2.4.2 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 | 第33-34页 |
2.5 FRP、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第34-36页 |
2.6 小结 | 第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3 FRP-混凝土-钢管组合方柱轴心受压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第37-55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单调荷载下组合方柱轴压性能 | 第37-46页 |
3.2.1 组合方柱试验现象 | 第37-38页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3.3 单调荷载下方柱中混凝土的轴压性能 | 第46-49页 |
3.3.1 实心方柱与空心方柱对比 | 第46-48页 |
3.3.2 组合方柱与实心方柱的对比 | 第48页 |
3.3.3 外缠GFRP层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 循环荷载下组合方柱轴压性能 | 第49-52页 |
3.4.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第49-51页 |
3.4.2 峰值荷载 | 第51页 |
3.4.3 塑性应变 | 第51-52页 |
3.5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4 FRP-混凝土-钢管组合方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轴压承载力理论模型 | 第55-59页 |
4.3 轴压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59-61页 |
4.3.1 空心率 | 第59页 |
4.3.2 内钢管径厚比 | 第59-60页 |
4.3.3 FRP布层数 | 第60-61页 |
4.4 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第61-66页 |
4.4.1 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模型 | 第61-64页 |
4.4.2 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64-66页 |
4.5 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5 FRP-混凝土-钢管组合方柱偏心受压试验与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69-99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试验概况 | 第69-72页 |
5.2.1 试件设计 | 第69-70页 |
5.2.2 试验加载、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 第70-72页 |
5.2.3 试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第72页 |
5.3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第72-81页 |
5.3.1 破坏形态和位置 | 第72-74页 |
5.3.2 轴向应变沿横截面的变化 | 第74-76页 |
5.3.3 偏心荷载下组合方柱的轴向承载力 | 第76-77页 |
5.3.4 轴向荷载-侧向挠度曲线 | 第77-79页 |
5.3.5 侧向挠度沿柱高的变化 | 第79-81页 |
5.4 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81-96页 |
5.4.1 承载力计算的数值方法 | 第81-87页 |
5.4.2 承载力计算的简化方法 | 第87-96页 |
5.5 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9-101页 |
6.2 展望 | 第101-10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