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 珍珠颜色和贝壳珍珠层颜色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金属离子致色 | 第15-16页 |
·有机物致色 | 第16-17页 |
·卟啉与珍珠颜色 | 第16页 |
·类胡萝卜素与珍珠颜色 | 第16-17页 |
·多烯类物质与珍珠颜色 | 第17页 |
·结构致色 | 第17-18页 |
2. 贝壳珍珠层颜色形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3. 总结与展望 | 第19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三角帆蚌HcGIFL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21-4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5页 |
·实验蚌 | 第21-22页 |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主要生化试剂与耗材 | 第23-24页 |
·主要试剂配置 | 第24-25页 |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25页 |
·HcGIFLP基因小片段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 第25-26页 |
·HcGIFLP基因RACE片段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 第26-27页 |
·序列拼接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页 |
·HcGIFLP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27-28页 |
·HcGIFLP1 和HcGIFLP2 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 第28-31页 |
·原位杂交RNA探针的制备 | 第31页 |
·原位杂交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39页 |
·HcGIFLP1 和HcGIFLP2 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2-35页 |
·HcGIFLP1 和HcGIFLP2 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35-36页 |
·原核表达结果 | 第36-37页 |
·抗体特异性检测 | 第37-38页 |
·原位杂交结果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三角帆蚌HcCUBDC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41-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41页 |
·HcCUBDC基因小片段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 第41-42页 |
·HcCUBDC基因RACE片段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 第42页 |
·序列拼接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页 |
·HcCUBDC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42页 |
·原位杂交RNA探针的制备 | 第42页 |
·原位杂交 | 第42-43页 |
·结果 | 第43-47页 |
·HcCUBDC基因c DNA全长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43-45页 |
·HcCUBDC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45-46页 |
·原位杂交结果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第四章 三角帆蚌HcCA2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50-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0-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51页 |
·HcCA2 基因小片段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 第51-52页 |
·HcCA2 基因RACE片段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 第52页 |
·序列拼接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2页 |
·HcCA2 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52页 |
·原位杂交RNA探针的制备 | 第52页 |
·原位杂交 | 第52页 |
·结果 | 第52-59页 |
·HcCA2 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52-55页 |
·HcCA2 基因荧光定量分析结果 | 第55-59页 |
·HcCA2 基因在紫色和白色三角帆蚌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55-56页 |
·珍珠形成过程中HcCA2 基因的表达特征 | 第56-57页 |
·贝壳修复过程中HcCA2 基因的表达特征 | 第57-58页 |
·HcCA2 基因在紫色和白色珍珠珍珠囊中的表达分析 | 第58-59页 |
·原位杂交结果 | 第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