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及内部结构差异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由来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写作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一、写作安排 | 第11-13页 |
二、文章框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三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界定 | 第16-20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概念 | 第16-17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 第17-18页 |
三、生产性服务业特征 | 第18-19页 |
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内在机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与变化 | 第20-23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扩张研究 | 第20-21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分化及成因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与对策研究 | 第23-25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效用研究 | 第23-24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24-25页 |
第四节 现有文献评价及本文研究价值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及结构差异上的对比分析 | 第27-38页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占比情况分析 | 第27-32页 |
一、全国总量及占比增速 | 第27-29页 |
二、与其他国家情况对比 | 第29-30页 |
三、我国各区域间及区域内总体结构差异 | 第30-32页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结构上的区域差异 | 第32-35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占比差异 | 第32-33页 |
二、与其他国家细分行业结构差异对比 | 第33-34页 |
三、我国各区域间及区域内细分行业结构差异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上的特点 | 第35-38页 |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水平层次较低 | 第35-36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不同地域间结构差异明显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结构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8-55页 |
第一节 理论要素及假设 | 第38-43页 |
一、供给方面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二、需求方面影响因素 | 第39-41页 |
三、外部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四、小结 | 第43页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3-55页 |
一、模型选取 | 第43-44页 |
二、数据与模型说明 | 第44-46页 |
三、检验过程 | 第46-51页 |
四、结论 | 第51-55页 |
第六章 结论分析与启示 | 第55-60页 |
第一节 实证结果原因分析 | 第55-57页 |
一、工业化水平 | 第55-56页 |
二、对外开放水平 | 第56页 |
三、城市化水平 | 第56-57页 |
四、科技化水平 | 第57页 |
第二节 启示 | 第57-60页 |
一、深化产业融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57-58页 |
二、放松管制扩大开放 推进市场化改革 | 第58-59页 |
三、优化区域分工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 第59页 |
四、加大资本投入力度 提升产业竞争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