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6-8页 |
1、选题背景 | 第6-7页 |
2、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9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9-10页 |
3、访谈法 | 第10页 |
4、案例分析法 | 第10页 |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0-18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第10-11页 |
2、南疆 | 第11-12页 |
3、宗教极端主义 | 第12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两个文明一起抓”理论 | 第12-13页 |
2、“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理论 | 第13页 |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第13-14页 |
4、均衡发展理论 | 第14页 |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 第14-18页 |
1、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 第14-16页 |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 | 第16页 |
3、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第16-17页 |
4、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需要 | 第17-18页 |
二、南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18-34页 |
(一)基本现状 | 第18-19页 |
(二)取得的成效 | 第19-29页 |
1、农牧民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 | 第19-21页 |
2、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 | 第21-23页 |
3、农村民生建设深入推进 | 第23-26页 |
4、民族团结实践中出现了可喜变化 | 第26-29页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4页 |
1、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 第30-31页 |
2、宗教极端思想向农村渗透加剧,农村稳定形势严峻 | 第31-32页 |
3、农村基础教育滞后,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 第32-33页 |
4、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不完善,创建活动流于形式 | 第33-34页 |
三、加强南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4-47页 |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 第35-37页 |
1、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 第35-36页 |
2、不断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 第36页 |
3、切实加强农牧民思想道德建设 | 第36-37页 |
4、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第37页 |
5、抓好农村公益广告宣传 | 第37页 |
(二)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 | 第37-40页 |
1、坚持把“疏”作为紧迫任务 | 第38页 |
2、坚持用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影响 | 第38-39页 |
3、不断强化法治意识 | 第39页 |
4、持续在思想教育的“到人、管用、有效”上用力 | 第39-40页 |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第40页 |
(三)加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培训力度 | 第40-42页 |
1、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 第41页 |
2、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 | 第41页 |
3、培育和造就新型农牧民 | 第41-42页 |
4、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 第42页 |
(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 第42-44页 |
1、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 第42-43页 |
2、培育农村新型文化主体 | 第43页 |
3、不断满足农牧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 第43页 |
4、突出农村未成年人群体 | 第43-44页 |
(五)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44-45页 |
1、广泛开展农村四大创建活动 | 第44页 |
2、推动制订完善村规民约 | 第44页 |
3、推进农村好家风建设 | 第44-45页 |
(六)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 第45-47页 |
1、摆上突出位置 | 第45页 |
2、完善体制机制 | 第45-46页 |
3、加大有效投入 | 第46页 |
4、强化工作落实 | 第46-47页 |
四、积极把握开展农村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 第47-49页 |
(一)紧紧围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致富开展 | 第47-48页 |
(二)紧紧围绕推动解决农牧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开展 | 第48页 |
(三)紧紧围绕提高农牧民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开展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