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0-12页 |
2 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组织概况 | 第12-18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定义和主要方式 | 第12-13页 |
·自我保护 | 第12页 |
·政府保护 | 第12-13页 |
·社会保护 | 第13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13-16页 |
·组织构成 | 第13-14页 |
·常态工作 | 第14-15页 |
·工作流程 | 第15-16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工作近况 | 第16-18页 |
3 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8-27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 | 第18-19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19-24页 |
·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意义 | 第19-20页 |
·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0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体系的构成 | 第20-22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说明 | 第22-24页 |
·评价方法及计算过程简介 | 第24-27页 |
4 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测度与分析 | 第27-42页 |
·数据的收集与变量的测度 | 第27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27页 |
·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27-28页 |
·因子分析 | 第28-31页 |
·提取公共因子 | 第29-30页 |
·旋转因子分析 | 第30-31页 |
·利用MATLAB判断矩阵一致性 | 第31-33页 |
·Matlab程序设计思路 | 第31-32页 |
·程序代码 | 第32页 |
·运算结果 | 第32-33页 |
·AHP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33-35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值的计算 | 第35-37页 |
·评价值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值计算 | 第36-37页 |
·对评价结果的定性分析 | 第37-42页 |
·消费者指标(B1)分析 | 第38-39页 |
·经营者指标(B2)分析 | 第39-40页 |
·社会组织指标(B3)分析 | 第40页 |
·政府指标(B4)分析 | 第40-4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2-45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2页 |
·本文研究不足 | 第42-43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